到银壶街道东风村驻村一年,从基层工作经验为零的“小白”到村民认可的“小陈”,陈顺林正怀揣青春赤诚、脚踏实地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题。
往东风村行进的路上,仲夏凉风裹挟着山野的清新穿林而来,绵延的绿色在青雾迷蒙的细雨中向后飞驰。通村公路旁,驻村干部陈顺林正在检查水管漏水的原因,随后通知管护人员前来维修。等待间隙,他与前来反映水管漏水的村民拉起了家常,从种几亩地到健康情况,从问候到问需,村民脸上流露出的盈盈笑意是陈顺林主动请缨的初衷印证。
陈顺林正在检查水管漏水的原因
银壶街道东风村妇联主席聂祥华说:“陈顺林非常善良,很踏实,工作认真负责,老百姓对他的评价很高,这个小同志虽然是从市里面下来的,但是没有架子。”
2020年7月,陈顺林从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到六盘水市总工会工作,三年的工作经历,陈顺林一直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2023年5月,陈顺林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主动请缨到东风村驻村。
第一次组织召开群众会,陈顺林提前准备好需要宣传的政策及环境卫生提升相关事宜来到大哪闹组,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他声情并茂的宣讲没有激起任何涟漪,几十人的群众会从一开始看戏似的鸦雀无声到窃窃私语,“到基层来刷经验的”“混够时间就闪人”“文化人讲话我们听不懂”……群众会还没结束,村民已散去大半。但此起彼伏的议论声还在陈顺林耳边环绕,硬着头皮开完了群众会,回到村委后便立即向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成员取经并反思。
正在工作的陈顺林
不气馁的陈顺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紧紧围绕驻村“一宣六帮”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全村事务。他通过走村串寨、“夜间敲门”、像走亲戚一样参加红白喜事等行动,快速找回了脚沾泥土的自己。同时,陈顺林也摸清了东风村的“家底”,积极向市总工会领导汇报情况并争取支持。争取3.5万元资金解决了东风村80户困难群众的当前困境;资助东风村2023年度15名考上大学的困难学子共计3万元。群众向陈顺林反映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后,打给陈顺林的电话也越来越多,陈顺林入户也变得更加频繁。面对六枝特区兴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建、六枝特区华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变压器更换、异地技改及扩大规模、全村高位钻井取水提升工程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陈顺林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村集体积累及向市总工会争取到的资金积极为群众解决问题。只要是群众反映的事情,不管大小,陈顺林都当成大事来完成。从驻到村里到“住”进群众心里,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市里来的文化人”印象,变成了群众心中的“小陈”。
陈顺林说:“在工作中,从当初和群众沟通交流上多多少少有些困难,到现在基本上是很顺畅地和群众一起,打成一片,我现在也找到了一些工作方法。”
陈顺林正在和群众沟通交流
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共创美好家园的过程中,陈顺林根据东风村主干道、通组路、串户路及农户生产生活实际,在东风村最大寨组——大哪闹组先行推创“三员+N+135”环境卫生治理模式,即以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参与+保洁员履职维护为主+低保人员义务劳动+ N (群众自觉自愿维护自家和周边环境卫生等方式)为辅助,分段定岗定责,于每周一、三、五(“135”)常态化进行环境卫生维护。陈顺林用群众听得懂的话、用实际行动带领大家积极参与,彻底扭转了多年来群众随意乱扔乱倒的不良习惯,摘掉了该组多年来的“脏乱差”代名词,形成了“户户讲卫生、人人护环境”的行动自觉。目前该模式已在东风村全面铺开推广。
东风村大哪闹组保洁员王洪琴说:“小陈对我们都是很热情的,做什么都很认真,经常和我们一起打扫卫生,现在村里环境很干净。”
驻村一年来,他身上的“泥土味儿”越来越重、“东风村口音”越来越浓。在入户路上,农具在肩的村民也要驻足与他话家常,主动分享家中近况和喜与悲,当下的“小陈”不仅是政策的“明白人”、村民们的“知心人”、更是得到群众认可的“本村人”。
融媒体中心记者:浦仕美 周兰
编辑:潘劲潮
值班主任:王 薇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