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郎岱农业产业园区菊花种植基地内的各色菊花千姿百态竞相争艳,朵朵花瓣像天上的繁星,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散发着淡淡清香,一片丰收景象。
竞相开放的菊花
菊花种植基地里,数名村民正忙着掐苗、抹花苞、翻地、浇水……掐下的苗50枝装一包,不一会功夫,就能完成一个棚的掐苗任务。刚刚采摘的新鲜幼苗,会被送到冷库进行冷藏保存,便于后续移栽。
2021年,种植大户邓连勇看准了鲜花种植的商机,于是,他把产业发展与移风易俗相结合起来,发展菊花种植。
工人正在翻地
目前,他的菊花基地占地面积70余亩,共有66个种植大棚,主要种植金扇和幽香两种菊花。基地建成后,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让菊花开成“致富花”。
郎岱镇后营村村民李情说:“我住在郎岱附近,来这务工,每天掐苗多的话可以赚100多块钱。”
大棚内的菊花生长周期各有不同,有等待移栽的幼苗,也有处于“抹花苞”期的嫩枝,其余的都是已经盛开可以采收销售的。目前,基地通过合理的规划,到位的管护,已经实现一年种植两季菊花,大大增加产业效益。
工人们正在掐苗
六枝特区勇珍鲜切花有限公司负责人邓连勇说:“菊花是每年2月份开始种,种到地里面后,4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收鲜切花,花采摘后是分等级来销售的。”
基地种植的菊花主要通过订单式销售的模式销往各地的花卉店和殡仪馆,品相好的菊花10枝可以卖到3.5元左右。
“鲜切花主要销往周边城市,如贵阳、六盘水、昆明斗南鲜花市场,每一个大棚每年两季能采鲜切花12000枝左右。”邓连勇说道。
姿态各异的菊花
今年以来,基地持续扩大种植规模,能采收鲜切花170万枝左右,产值可达50余万元。
下一步,勇珍鲜切花公司打算发展旅游观光与休闲体验等业态,进一步延长菊花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兰
编辑:刘淞佳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