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驻六枝特区岩脚镇锦钟村驻村第一书记闵承鹏,加强队伍建设,着眼重点工作,与村支两委共同前进,将曾经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建成了如今的“先进党组织”,以党建为基,引领乡村振兴。
闵承鹏正在工作
在岩脚镇锦钟村村委楼下,新运来的化肥整齐地堆放在一起,村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示下免费领取化肥,脸上洋溢着笑容。锦钟村村民刘艳此次领取到11包肥料尿素,她说:“上次领了26包复合肥,这次又有,不仅肥料免费,还发钱发苞谷种子,切实把我们农户的负担减轻了。”
闵承鹏参与发放化肥
这批化肥是省级玉米单产提升示范项目的内容之一。今年锦钟村成功申报并落地实施省级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基地,面积10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300亩。
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升产量,村民们对于村委的这项工作纷纷点赞。然而就在一年前,锦钟村党支部还是一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改变这一情况的,正是村民们口中的“小闵书记”。
闵承鹏入户走访村民
闵承鹏1987年出生于贵州纳雍,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作。2023年5月24日被派驻六枝特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任岩脚镇锦钟村驻村第一书记。之前从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闵承鹏,一开始倍感迷茫,心里想着推进乡村振兴,却无从下手。他说:“我是去年5月24日进驻岩脚镇锦钟村的。初到锦钟时,对于能否干好驻村帮扶工作,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其实我心里是没底的,经过与村民广泛交流,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只要是上级党委要求的、只要是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驻村干部要全力抓好的。”
镇里开会常常提到锦钟村,但不是表扬,而是因为软弱涣散,各项工作推进滞后。摘掉这顶“帽子”,让基层队伍的力量强起来,把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拉回来,成了闵承鹏的“头等大事”。
去年6月,锦钟村支部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闵承鹏痛定思痛,通过队伍变革、作风整顿、效率提升,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协助选优配强村党组织负责人,有序吸纳和发展年轻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锦钟村党支部与省住建厅机关第六、第十、第十二党支部、相关国有企业和行业协会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切实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用244天的时间,让一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蜕变成为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闵承鹏正在工作
锦钟村妇联主席付尚美对村委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她说:“老百姓受益特别的多,我们走访村里时,老百姓对我们的印象特别好,都是闵书记的功劳,所以当我们深入基层开展工作时都是很顺利的。”
来自河南的陈新宇是一名选调生,半年前来到锦钟村任支书助理,不管是快速融入工作环境,还是提升基层工作能力,闵承鹏都给了他很多帮助。他说:“我能感受到闵书记解决群众工作的方法特别厉害,能和群众产生共鸣,我对他的评价就是实干两个字,真抓实干,真蹲实驻,真切地解决了群众的难题,响应了群众的诉求。
在闵承鹏的带动下,基层组织的结构产生变化,年轻血液的输入,让队伍专业化程度更高,学习能力更强。同时,全村党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家主动投入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锦钟村党员鲁华龙也对驻村第一书记闵承鹏赞不绝口:“在党组织这方面,把我们党员召集起来开会,给我们讲很实在的东西,带领党员发挥农村工作的带头作用,党员们也非常支持闵书记的想法。”
在锦钟村一角,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项目、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及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
近年来,锦钟村大力发展生猪和肉牛养殖,在助农增收的同时,一些村寨内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闵承鹏积极配合岩脚镇人民政府谋划提出锦钟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宜居农房建设、厕所改造等系列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约1000万元,大力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
锦钟村改善基础设施
看着建设中的排污设施,村民罗传仁充满了期待:“这么大一个村,到处污水沟,牛屎猪屎遍地撒。从闵书记来以后,现在大力改造我们这个牲畜污水和生活污水,现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当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闵书记的支持和管理下,我们村将来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闵承鹏以“苦干、实干、巧干”和“真实、真心、真诚”成功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一些一贯不支持工作的“钉子户”甚至发展成了好朋友,闵书记成为群众“信得过”的干部,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奠定了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
下一步,闵承鹏将紧紧围绕“一宣六帮”履职尽责,继续真蹲实驻,着力推进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长效机制建立等重点工作,用实干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实绩回馈上级党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
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编辑:龙泉伊(见习)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