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友好无公害杀菌剂和抗病毒剂创制与产业化”项目观摩评价会的专家、院士到木岗镇戛陇塘村的科技兴农“试验田”实地观摩
2024-08-16 16:08:37
  • 8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友好无公害杀菌剂和抗病毒剂创制与产业化”项目田间观摩评价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的42名专家、学者代表现场观摩了六枝特区木岗镇戛陇塘村的科技兴农“试验田”,查看“试验田”新药剂防治病虫草害的效果,现场对“试验田”新药剂示范试验提出指导意见。

    专家、学者代表观摩木岗镇戛陇塘村的“试验田”

    据介绍,木岗镇100亩“试验田”新药剂试验由贵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院士负责,试验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对比试验,展示在六枝特区气候条件下不同药剂对防治水稻病虫草害的表现能力,从而筛选出适合的药剂,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白叶枯病的防治能力,从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落实,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木岗镇陇塘村高标准农田基地,稻叶青翠,绿铺大地,稻穗缀满露珠,随风摇曳。试验田被划分为几个绿油油的长条延展开去,每一块田竖着一块牌,代表着一个示范药剂。专家们走进稻田,细数穗粒。蹲下身子,轻抚稻叶,在交谈中为水稻“把脉问诊”,并现场指导农技人员如何“对症下药”。

    木岗镇戛陇塘村高标准农田基地

    六枝特区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植保土肥股股长杨胜英说:“木岗镇的试验田是用贵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院士的两个新药剂,一个是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另一个是20%氯乙酰截短侧耳素悬浮剂,这两个药剂是生物药剂,主要是防治水稻的细菌性条斑病。”

    据了解,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生产上危害极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后期会导致叶片枯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六枝特区种植的10万余亩水稻多年来一直遭受细菌性病害的困扰,其中,木岗镇戛陇塘村的水稻受到的危害最为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宋宝安院士团队决定与六枝特区合作,打造新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田间联合示范试验田,着力解决水稻种植中出现的病虫草害问题。

    专家们正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目前效果挺不错的,药剂使用2-3次,最低的防治效果是62.15%,最高是87.51%,效果很好,对解决今后木岗镇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起到很好的推广和示范作用。”杨胜英说道。

    据介绍,两种新药剂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20%噻唑锌悬浮剂,相较于农户自种自防田来说,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和20%氯乙酰截短侧耳素悬浮剂的田间防效提高了35%-40%,亩用量减少20%-30%,药剂对水稻生长及稻田蜘蛛安全也没有负面影响。

    看到试验田良好的种植效果,当地农户纷纷请专家们指导怎么防治水稻病虫草害,专家们悉心的技术指导,解除了农户心中的疑虑,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种植水稻的综合效益。

    木岗镇戛陇塘村高标准农田基地航拍图

    木岗镇用平农具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汪朝湖说:“往年合作社种的水稻一直受‘黄叶病’的影响,产量不高。但是今年得益于贵州大学及省农科院的专家指导,今年的水稻与以往相比产量高了很多。”

    木岗镇戛陇塘村村民张学全说:“专家来指导后,水稻病虫草害得到解决,今年的水稻产量比往年要增加三分之一。”

    融媒体中心记者:周 兰


    编辑:刘淞佳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5f166d9dadb2478fae496fa53b6e94a0.png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