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梭戛乡中寨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正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追溯中寨村的历史,我们发现,这个村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从境内经过的古驿道。
古驿道航拍图
中寨村位于梭戛乡中心区域,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人居住。全村面积9.7平方公里,共辖10个村民组,户籍人口1164户4495人,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村里以发展玉米、金油菜、黄豆、辣椒、水稻等种植业为主。
走进中寨村,悠久的历史,古老村落,映入眼帘的是古驿道。
梭戛乡中寨村村民吴俞龙说:“这里是中寨村古驿道的遗址,曾经作为通商盐道,是一条交通要道,往北可以到织金鸡场乡,往南可以到岩脚、马场。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在这边玩耍,这条石板路上人来人往。”
古驿道昔日光滑的石板早已掩藏在草丛和泥土下……现存的驿道成了农田的分界线,走进田里,轻轻拨开草丛,还能看到历经风雨侵蚀和人马踩踏过的青石板。沿着驿道前行,王家马店的遗址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在古老而神秘的驿道旁,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王家马店遗址
梭戛乡中寨村村民吴俞龙说:“之所以叫王家马店,是因为来住的人牵得有马,就叫作马店,又因为是王家开的,所以就称作王家马店。到解放之后,修建了更多宽敞的马路,驿道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后来这里就废弃了,大约2005年时候,主人家搬走了。2013年,这个房子年久失修,考虑到安全隐患,主人家就把它拆除了。”
因驿道兴起的驿站,如今只能看到残垣断壁。高大的古树,斑驳的墙壁,长满青绿的院子,犹如一幅幅沧桑的画卷。站在马店的入口,阳光透过破损旧房的缝隙洒落在驿道的石板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微风吹过,危墙上匍匐的藤蔓枝叶发出“唰唰”声,仿佛间听到了昔日商队的喧嚣与马铃的叮当声。
走进中寨村,还能看到金家寺庙、金家大院。金家寺庙建于嘉庆、道光年间。解放后,这座寺庙曾经是中寨村的教学点、梭戛公社办公驻地。197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席卷了这座老宅院,那些精美的建筑、珍贵的家具也在熊熊火海中消失殆尽。然而,大院遗址旁的水井还在涓涓细流,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村民。
水井上的石碑
“这口水井基本上不会枯竭,水质也好,又清凉又甘甜。我还记得在我小时候,最干旱的时候,四周寨子的水都枯竭了,大家都是到这里来挑水回去使用。”梭戛乡中寨村村民吴俞龙说道。
1958年,原复兴大队大寨组和中寨大队中寨组的村民决定修建一座山塘水库。他们凭借着简单的工具和坚韧的毅力,一锹一铲地修建起山塘水库。清澈的塘水滋润着一片片稻田,结出饱满的稻穗。这座山塘水库承载着中寨村的历史与希望,它见证了村民们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拼搏的过往。
山塘水库
梭戛乡粮站是当地重要的粮食储备和供应中心。但是,曾经繁忙的粮站已变为现代超市,只留下储存粮食的仓库见证着梭戛乡的发展与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寨村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泥泞的小路到逐渐硬化的村道,交通条件不断改善。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中寨村,村民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养殖业、小手工业等新商业模式也逐渐兴起。
进入新世纪,梭戛乡中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机耕道犹如大地的脉络在田间地头纵横交错,加上现代化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中寨村粮食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2013年,村里的商业街道修建完成,为中寨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蓬勃的生命力。
一直以来,梭戛乡中寨村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2017年,中寨村积极招商引资,引进贵州创格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开办电煤配送厂,并为电煤配送厂提供管理服务。小微企业落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梭戛乡中寨村党支部书记龙腾说:“自引进该公司以来,该公司累积为我村分红27万元。”
近年来,中寨村因地制宜,打造刺梨特色产业,全村共种植刺梨2000余亩。2022年,中寨村与六枝特区农旅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两年时间,六枝特区农旅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收购中寨村刺梨122吨,刺梨产业为中寨村集体经济增收8.2万余元。走出了一条村民和村集体“一起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中寨村种植的刺梨
中寨村党支部书记龙腾说:“通过2022年、2023年的收购情况,预计今年收购的总产量是150吨,产值是60万元,所产生的村集体经济利益是15万元。”
除此之外,中寨村还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农家乐、创办超市、开设停车场及秸秆加工厂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产业兴,乡村美。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中寨村在乡村建设、环境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大转变。
自2023年3月开始,中寨村连续举办了7次“梭戛人说梭戛事”乡村故事会,在一个个浅显易懂又意义深远的故事里,引导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梭戛乡中寨村党支部书记龙腾说:“举办‘梭戛人说梭戛事’乡村故事会,一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二是推广全民阅读,让大家‘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三是加强与群众沟通,增进干群关系,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中寨村航拍图
在全村的努力下,中寨村先后荣获贵州省卫生村、全区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贵州省首届最美农家书屋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中寨村,道路干净整洁、民房漂亮大气、四周绿树成荫……中寨村,已从过去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的现代化乡村。
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兰 浦仕美
编辑:李丛语
值班主任:王 薇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