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岩脚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曾是连接川、滇、黔三省的古驿站,素有“小荆州”之称;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2016年,六枝特区巧借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机遇,将岩脚镇打造成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为一体的综合型发展的小城镇。如今,两年时间已经悄然过去,让我们随记者一起走进这座美丽的小镇,去看看它的发展成果。
来到古镇岩脚一提到吃的,顾名思义大家想的就是岩脚肉饼、岩脚面。买上几个香气四溢的肉饼边欣赏美景边吃,亦或是坐在由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旁,煮上一碗劲道十足、口感细腻的岩脚面,倒上几滴香喷喷的岩脚醋,看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这才是度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起岩脚肉饼,吴记老字号的味道最正宗,不到10平米的店面一到节假日期间门口总是挤满人,岩脚肉饼成了来这里旅游要品尝的一味特色小吃。
吴记老字号肉饼老板吴忠英说:“这个饼它是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的,已经做了三辈人了,从旧社会一直做到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100多年的历史,似乎也沉淀了些许岩脚的文化元素在这个小小的肉饼当中。店老板吴忠英告诉记者,从小城镇建设之后这里的游客日益增多,现在店里就他们老两口,每天就限量做200个左右,节假日旅游旺季时会把在外上班的孩子唤回来搭把手,可以做500个左右,可以说都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吴记老字号肉饼老板吴忠英说:“从和面到做好上锅要一个小时零十多分钟,如果游客来得多,十分钟左右就卖完了。”
游客才是肉饼畅销的根本,吴忠英告诉记者,不论刮风下雨,做肉饼的节奏就从未停过,即使价格从以前的2块提到了现在的3块,销量还是从未减少过。
吴忠英跟我们算起了一笔收入账,就按平均每天200个来计算,每天收入就有600元,除去成本价每天至少可以尽赚400元左右。每个月就有一万多元的收入,现在自己已经70多岁了,这点收入已经够满足了。
吴记老字号肉饼老板吴忠英说:“外省来这里避暑的,来这里之后他们就买来吃,今年国庆节北京来这里旅游的游客,吃之后他们说北京的小饼在那边卖5块钱一个,没这个大,味道没有这个好。”
来自台湾的游客辰雨辰在尝了肉饼后对它的味道赞不绝口。
台湾游客辰雨辰说:“它的皮很酥,面团揉得挺好的,肉馅的味道也很香,不会太咸也不会太淡。”
小城镇的建设不仅把小镇建设漂亮了,还把四面八方的游客聚集到了这里,为当地居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新路子。除了肉饼,当地闻名的岩脚面和醋也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传统手工岩脚面老板胡坤忠说:“一般节假日来买的人多了,哪怕北京上海、深圳、云南大理这些都有人来,节假日反正是有时候做来还供应不上。”
岩脚醋老板王德祥说:“这个醋的销售主要是周末和节假日,旅游的比较多然后他们带走的比较多。”
据统计,截至目前,岩脚镇今年前三季度的景区接客达22.68万人次,综合收入达2402.14万元。百姓通过旅游产业带动走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