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各种“电线木头”
大大影响了上海的风貌
一条条横亘在道路上空的架空线
成了“黑色污染”
而各种通信杆、信号杆、路名牌杆……
更是成为了城市治理的难点
现在,经过整治
上海的“电线木头”不仅越来越少
而且越来越好看了!
在外滩
合杆从顶端到中端高度是1:2的比例
合杆中端到下端是1:3
总体看上去是1:2:3顺序比例的有机组合
合杆组合后的比例
与外滩历史建筑比例浑然一体
同时,合杆上端跳出
横向曲线细杆至灯头部分
是采用了ARTDECO的设计风格
与外滩百年历史的建筑风格统一
在人民广场旁
黄陂南路近百米路段
曾经树立着17根各类标杆
通过合杆整治工程
三根综合杆整合了交通信号灯
监控、照明等八种功能
工程还将14个各种各样的机电箱
开关站和配电站隐藏在一旁的绿化当中
这里的合杆运用了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实现了“多杆合一”
和“多箱合一”的集约化建设
充分考虑了智能化和智慧化的发展需求
为今后的智能设施拓展预留了接口
中国标准化协会城市家具分会会长
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鲍诗度教授透露
目前正在设计淮海路城市家具系统,多次实地调研勘察,从七个方面系统梳理淮海路现状问题,对现存淮海路历史建筑进行梳理,挖掘历史与文化。打造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家具系统设计,让行人更舒适、更宜人、更有温度与厚度。像淮海路、茂名南路路口,设置了果皮箱、交通导向牌、综合交通设施合杆、综合信息牌、公交候车亭,这些设施安排在什么位置,彼此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都是遵循着一定的标准,目的不仅是要设置合理,更能给市民以及游客在视觉上带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