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城的夜色中,总有书迷的心灵栖息地,大隐书局、傅雷图书馆、思南书局等深夜书房纷纷“亮灯”,24小时书店将重回上海。
近年来,在外部政策和市场环境带动下,上海正步入“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业态多元、充满活力的新型实体书店发展格局”的快车道,建设夜色中的书店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沪上深夜书房的明灯渐次点亮,供给更丰富、形态更多样的夜间文化也张开臂弯迎接更多爱书人。
以梧桐树下的思南书局为例,自去年世界读书日开业至今,书局累计在晚间举办近70场思南经典诵读会和新书分享会,参与嘉宾超100人,现场读者约4000人。
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冯洁告诉记者,思南书局晚间八点至九点半的客流量为日均200至300人次左右,“二人读书处”系列展览及三楼展厅展览已举办共30场,包括备受欢迎的思南经典诵读会回顾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展”,以及正在举行的《桑贝在纽约》主题展等,无不营造了图书与衍生品高度融合的书香氛围。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当城市的街灯点缀深夜的幕布,走进思南书局的除了散步的市民和忠实拥趸,还有不少从外地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他们从网络社交平台上关注到这家沪上人气书店,如获至宝,被书店极具辨识度的外观、专业性的选书和丰富活动所吸引,迫不及待来一场文化艺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