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演艺文化助推夜间经济
2019-07-19 16:31:06 新华每日电讯 孙超慧

  • 过条马路就能走进一个艺术殿堂,首演、首映、首展、首秀频繁上演,戏迷打着飞的来看戏……这些场景正在上海“演艺大世界”内真实发生。上海大剧院、文化广场等现代地标性建筑,历史悠久、修旧如故的上海音乐厅、中国大戏院、共舞台、长江剧场等这片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区域,历史上曾经拥有国内数量最多、市场最火的剧场,涌现了一大批名家名团名作,曾被誉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戏码头”。如今,这里不仅是上海演艺生态的繁盛之地,更致力打造世界级演艺集聚区。

    0c9ea00875f24610990d3ba676fa085c.jpg

      黄浦区有上海最高的剧场密度,坐拥上海大剧院、中国大戏院等22个专业剧场和32家展演空间。其中,活力中心所在的人民广场周边1.5平方公里区域内,剧场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4个,是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这个密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这里可以轻松获得“过一条马路便能看一场戏”的体验:从人民广场中心点出发步行5分钟,上海大剧院、天蟾逸夫舞台和人民大舞台近在咫尺;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黄浦剧场、大世界、中国大戏院、新光影艺苑、共舞台ET聚场、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长江剧场等。

    s_8838bd026c894ce093bdd906b0ca3a87.jpg

    这样的体验,真实出现在市民的生活中。今年春节期间,演艺大世界9家专业剧场上演18台剧目,占上海全市专业剧场演出的69.2%;票房收入1018.2万元,占上海全市的87.2%,已成为上海演出密集度最高、集聚效应最突出的区域。

    s_eb0e9750b0294eb6909e45e63b5b5d0c.jpg

    熟门熟路的资深剧迷,或是来不及提前订票的游客,在演出前总会到剧场附近的售票中心去碰碰运气,盼望能在开演当天“淘”到热门演出尾票——在“演艺大世界服务中心”,热门演出尾票,享受限时特别优惠。

    s_ad4e4b919d024c779c786fbf8195adc6.jpg

    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剧院,是“演艺大世界”兴起之基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质都曾深深根植于环人民广场演艺发展史。昔日“戏码头”,如今依旧好戏连台。

    今年,包括原版音乐剧《摇滚学校》《贝隆夫人》、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天鹅湖》在内的多部重磅“中国首演”“中国首秀”剧目也都放在了“演艺大世界”。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已完成申报演出数9500余场。 

    s_a96fbed2941941f399e3836fab405edd.jpg

    黄浦区区长巢克俭说,“演艺大世界”将通过文商旅充分融合,提升发展能级。“演艺大世界”的英文名“SHOW LIFE”寓意为“把观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ENJOY SHOW,ENJOY LIFE。”今年2月,获得托尼奖、剧评人奖等的百老汇原版音乐剧《摇滚学校》亚洲首演,选择了上海大剧院;3月,9次格莱美获奖艺术家、小号手Wynton Marsalis爵士新作全球首演,在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奏响;4月,英国Bamboozle剧团制作的特殊儿童戏剧《月亮上的歌》,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了亚洲首演……仅第二季度,“演艺大世界”内上演了中国首演、亚洲首演、全球首演剧目达18个。

      “白天观美景,夜间看演艺”。“演艺大世界”正让黄浦的“夜间经济”和全域旅游更加精彩夺目。闻名海内外文化品牌的树立,精品演艺集群的打造,正是上海黄浦活力城区的精髓和神采。“在‘扬红色文化之魂’‘展海派文化之魅’‘传江南文化之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活底蕴、盘活资源,充分释放出‘演艺文化’的新活力。”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说。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