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将是淮海中路筑路120周年。在庆祝120周年前夕,昨天开幕的2019上海书展上,一本《情“迁”淮海路——致敬新中国70华诞》的书籍分外引人注目。
《情“迁”淮海路——致敬新中国70华诞》在上海书展有售
这是一本以图片形式,生动演绎淮海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升级、变迁的书。它纪录了淮海路的昨天,情牵淮海路的巨变。
内页
因为一条路而爱上一座城。上海之所以称为魔都,是因为它的摩登与高雅。而淮海路又是那百年时尚与精致海派文化的代表。它上世纪30年代就有东方巴黎街之称,而真正变迁腾飞,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改造升级。
从西藏南路至陕西南路2.2公里的淮海路,改革开放前这条街的商业面积只有2.8万平方米,如今,商业面积达50万平方米,商务楼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这不得不让人对淮海路催生一种特别的情结。
一本情牵淮海路巨变的书
情牵变迁与旧城改造相结合。1985年,淮海路开启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探索之路:淮海金融大厦开始动工兴建,就此拉开淮海路街坊改造的序幕。
情牵变迁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寸土寸金的淮海路,以小巧而精致的特色店荟萃著称,但又因进深浅、少楼层、开间小成了发展瓶颈,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上(楼)、进(深)、连(合)"的改造,开始了淮海路网点大规模调整,而扩、并、撤、迁,让老字号放大,如今的光明邨、全国土产、叙友茶庄、哈尔滨食品厂、老大昌、长春食品、古今内衣、红房子等“小家碧玉”变成现在的“大家闺秀”,许多本帮熟食、散装酱菜、现做蝴蝶酥等迎来“忠实粉丝”排队,成了淮海路老字号情结的独特风景线。
内页
情牵变迁与产业引领相结合。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淮海路东段大改造,崛起一幢幢新万国建筑博览群,一幢幢商务楼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和总部经济,成了一幢幢年税收超亿元的商务楼;一座座商业中心引进了首店、旗舰店,展示了新业态、新模式的样本,比如连卡佛的世界品牌卖手店样本,K11的生态人文艺术购物中心样本,爱马士之家、登喜路之家、江诗丹登之家解读世界品牌文化的样本,淮海755生活馆的“书香导购”样本,优衣库全球店的品牌细节做到极致样本,新天地广场的女性社交生活样本。
情牵变迁与重塑新地标结合。进入21世纪,淮海路街区上海标志性建筑特色风貌保护性开发崛起新地标,有以改革成果簇拥党的“一大会址”石库门新天地,有以文化滋润公共空间的老洋房思南公馆,有老洋房改造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奖的淮海路796历峰双墅,有法式建筑精心改造博览馆式的中国首座爱马仕之家等等,这些淮海路街区的"上海客厅",将昨天、今天与明天交融在一起,成为与百年梧桐共写上海百年时尚的风向标。
市民自主购书
情牵变迁与民心工程相结合。30多年来,淮海路的商业业态伴随动迁理念的变化而变化。本世纪初,上海探索出核心为“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动迁”,旧改工作步入“快车道”。全国劳模张国樑从事动迁工作30多年,参与和组织(征收)居民近4万户,参与的项目包括淮海路周边很多地标性建筑,如柳林大厦、K11等。特别是2002年张国樑在原卢湾区率先探索实践“阳光动迁”,其核心就是公开、透明,使民生工程变成民心工程。
情牵变迁与提升居民生活相结合。淮海中路358弄的“尚贤坊”,目前正在进行更新改造,这里将纳入商业业态。尚贤坊的居民动迁与建筑保留保护相结合,就是旧改理念的全新诠释。
内页
情牵淮海路巨变。该书图文并茂,一个个历史见证,一个个人文故事,传递出城市温暖,在阅读中回味上海发展心路历程,给人以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