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市集怎么规范?黄浦推广“备案+监管”的做法
2019-10-16 13:42:01 上观新闻
  • 今年8月,新天地活力街区亮相湖滨路,广受好评。在这条周末开放的步行街上,黄浦区延长营业时间,引入有创意的、受各类人群喜爱的娱乐活动项目,探索24小时活力街区建设;将整个街区打造成一个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商场”,注重消费者体验……为打造规范有序的活力街区,黄浦探索了“备案+监管”等工作新模式,以法治为夜间经济的繁荣保驾护航。

    s_8d44ff06688d452fa9a6cd3766b4babb.jpg

    今年4月,黄浦区率先在全市推出首位“夜间区长”、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拉开了黄浦区以法治化为依托,发展夜间经济工作的序幕。

    新上任的黄浦区“夜间区长”先是通过开展走访调研、企业座谈等形式了解本区夜间经济现状和相关企业对发展夜间经济的诉求,随后集中听取相关部门街道、商业企业及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对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并进一步明确黄浦区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思路。


    有了顶层设计后,区商务委多次召开多方协调会,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商议推进方式,并确定在新天地湖滨路打造分时段步行街,形成新天地活力街区。

    s_28ca5b3ef4e64b6d80347eb8ffea83ea.jpg


    但在具体操作中,遇到了不少制度难题。比如,管理方新天地规划在活力街区的“外摆位”引入多家商户,可如果商户们要一家家申请营业执照、食品营业许可证等证照,耗时长且操作性不强。


    为解决这一难题,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商务委等部门实地走访、听取企业设想、勘察营业街区。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对新天地内的特色商户开展“外摆位”试点的“备案模式”:即由夜间市集的举办者——新天地,在活动举办前向区市场监管局提交备案申请、场地租赁合同、市集经营商户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商户资质证明以及参展品种说明等相关材料,经区市场监管局审批通过核发临时性备案证明。

    同时,区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强化对夜间市集从事食品经营等临时性商业活动的重点监督检查,对夜间市集经营的食品进行重点抽检,对消费者申诉举报及时进行现场处置。

    s_8f454ae8733a4b1b9e63648fcb65352b.jpg

    区市场监管局还将“备案+监管”的做法复制到黄浦其他区域,激发了黄浦夜间经济的活力。

    如,在豫园、大同坊、老码头等区商务部门认定的特色街区、凯德晶翠、中海广场等新商圈进行了实地调研,将快闪店、夜间市集等形式的食品经营一并纳入备案范围,为各种形式的食品经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将备案事权下放至各地区市场监管所,方便企业就近办理,提高办理速率。

    接下来,区市场监管局还将继续细化完善食品经营备案机制,通过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不断推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导向的服务措施,在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基础上,减少企业准入的时间成本,推动夜间经济的快速发展。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