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晚的“外滩枫径”人声鼎沸,但若是你稍早一些到,站在人民路的入口处,江风吹过,漂亮的风车转动起来,折射出曼妙光晕的同时,还会发出脆脆的声响。有些像鸟叫,又有些像树叶动起来“沙沙”的声音。
为了营造氛围,风车经过反复考量最后选的是“炫彩材质”;为了有老上海的“米道”,我们脚下走的是“弹格路”;身边的摊主有的来自BFC外滩金融中心自己的商户,有的甚至是“潇洒走一回”的首次创业……
启幕首日就获得了“除了人太多什么都好”评价的“外滩枫径”一炮而红,而这条外滩边上的“小马路”还有着更远的“大梦想”。
“感谢每个框框里的人儿和那些真正喜欢跨文化手工艺术的朋友”,6月7日凌晨2点,Crystal发了这几天第一条朋友圈,用一张张合影和“工作照”记录下了6月6日这个“奇妙”的夜晚。
6月6日21点07分,接待好前一位顾客,Crystal请小伙伴帮忙“顶班”,这才坐在小凳子上捧着打包盒吃上了当天的晚饭,“就这份饭也是不容易,我们去商场的餐厅打包,每家都在排队,有的甚至连食材都用完了,提前打烊了。”
说起首日的收获,将自己创立的品牌Colores de Junglal(西班牙语意“丛林色彩”)带来“外滩枫径”的Crysta直言“超出预期”,她带来的墨西哥手工地毯、编织包包,甚至一些小摆件几乎都卖完了,和她一起share一个摊位的闺蜜“备货”更多,到了最后她不得不帮着卖起了日本手工饰品,“这算不算是‘中西合璧’”,Crystal打趣着,随即又和一旁的学妹商量“明天再多带些什么来集市”之类的“业务问题”。
有意思的是,“外滩枫径”可以算得上是Crystal的创业“起点”。
□好朋友都来为Crystal(左三)“助阵”
拥有10年服装行业 Marketing经验的Crystal此前为了照顾家庭和宝宝辞去了工作,而在纽约留学时认识的一位墨西哥好友给了她尝试创业的灵感和勇气。2年内至少去过三次墨西哥的Crystal发现,墨西哥人文热情与深厚底蕴的一迎一和都能够在当地的手工编织物件中得到体现,于是便萌生了将这些拥有“艺术灵魂”的作品带到国内的想法,“这些让我觉得我的生活可以有所改变,我也想要改变。可惜在网店筹备初期,就碰上了疫情,停滞、等待、遗憾一点点消磨着我的热情。”
而就在前几周,一个朋友决定来参加“外滩枫径”的市集,也同时推荐给了Crystal。“入选”后她才意识到,这会是她首次将品牌和产品展示在大众眼前。
满怀期待却又忐忑不安的Crystal尽可能让自己放平心态,能卖出多少没关系,重要的是一次试水,认识并结交更多的朋友,“而且我们最后选择来BFC也是考虑到这里紧邻复星艺术中心,吸引的顾客会更符合我们的定位。”
所以,比起“备货”售罄更让她感到开心的是,现场真的有好多顾客对她的选品青睐有加:桌布的花纹似乎是玛雅文化的一种象征,彩色地毯因为是手工编织所以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迷人的夜色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间,Crystal不得不抬高了音量和新朋友们交谈,眼中闪耀着的都是兴奋与热忱,“今年6月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机会,真是太棒了。”
短短150米的枫泾路化身为“外滩枫径”时会根据具体功能定位不同,大致分为酒吧区、餐饮区、游艺区和文创区,“外滩枫径”项目负责人、BFC外滩金融中心市场营销总监杨博凯告诉记者,其中文创区里还有不少原创设计师、画师,希望能在疫情逐步稳定的当下,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舞台来呈现自我,“事实上,这些品牌和个人带给这个集市本身的视觉乃至听觉冲击力也是巨大的。”
据悉,“外滩枫径”筹备时并未进行公开“招商”,所有“摊主”几乎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知道了这个市集,最初的计划设立60个摊位,实际报名的接近200家,经过筛选最后才以110个摊位的量级正式亮相。
“我们想要打造的是一个原创的、带有艺术范儿和‘上海味’的社交空间”,杨博凯告诉记者,枫泾路其实是一条老上海再熟悉不过的“弹格路”,夜市拉开帷幕之时,希望枫泾路上的人们能“走”出小时候的感觉,而看到的又是最新、最潮的事物。就连自带浓浓“复古风”的风车装饰,既考虑到了“枫泾”的谐音,也希望借着浦江之风,吹响、点亮“外滩枫径”这一外滩边上的全新时尚地标。
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除了继续“打磨”、将“外滩枫径”打造成为外滩乃至上海最美的夜间观光和打卡点、最有趣的游园夜市,主办方也把眼光放得更远,脚步迈得更大。例如未BFC将寻求更多与国内外一线大牌联名合作的机会,市民、游客不仅可以来这里看看风景、买买东西,还能“常来常新”,邂逅时尚秀场、节庆嘉年华等等惊喜。
“其实去年BFC就举办了电影《双子杀手》的中国新闻发布会,李安、威尔史密斯等都到场。我们希望借助外滩这一得天独厚的背景优势,并配合BFC外滩金融中心每月一次的大型活动,将‘外滩枫径’所在的位置营造成为申城最具活力的经济街区之一,助力做大、做强‘大外滩经济’”,杨博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