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不少公司苦于库存难清,为何他们却大笔回购?
2020-06-12 13:55:32 宋梅

  • “此次疫情确实对公司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好在春节期间,我们就针对居家隔离等防疫措施对线下销售的影响,果断扩大了线上业务的销售渠道,市场部连夜整理出用于线上销售的产品介绍图片和视频等素材,并组织经销商有序开展线上销售。”

    疫情带来的,有“危”也有“机”

    任金得是上海会港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两年前,经过多地考察,他被黄浦区的人文艺术气息所吸引,最终选择在南外滩板块时尚新地标——老码头创意园区落了户,正式开始运营Boy London Junior、Vision Street Wear等潮流服装品牌。两年间,公司旗下门店迅速在全国各地铺开,仅上海南京路商圈就开出了三家。

    日前,记者在走访会港服饰了解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时,深深体会到任金得所言不虚:“对于公司来说,此次疫情既是‘危’也是‘机’”。

    疫情期间,除了天猫官方旗舰店以外,公司迅速布局唯品会、京东、有赞等线上销售平台,并配合直播以及社群营销等工具,成功地销出吊牌总价累计1.5亿的货品,同时摸索出“线上线下渠道同发展、品质管控不放松”的成功经验。通过应对疫情,公司加速了新零售战略的布局和实施。未来,公司运营品牌的模型,将全面打通线上零售渠道,同时引导合作伙伴往线上线下全渠道方向转型。

    办法总比困难多,和经销商共进退

    值得一提的是,任金得提到的吊牌总价达1.5亿的货品,其中有1500万是疫情爆发之后,公司从全国各地经销商手中回购的。

    疫情之下,不少服装公司苦于库存难清,为何会港服饰还要将售出的货品收回?在任金得看来,经销商和公司是合作伙伴,是相互成就、相互信任的关系。此次疫情把消费者困在了家里,所有经销商的线下销售渠道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服装作为季节性很强的商品,就算疫情很快过去,但对于经销商来说势必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为此,帮助经销商共克时艰,公司责无旁贷。”

    复工后,加班加点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回购经销商手里商品的同时,公司迅速制定线上销售策略,并整理出产品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统一发给经销商,帮助经销商在疫情期间的第一波网购高峰迅速销货。

    这一做法不仅让所有经销商顺利度过难关,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和公司之间的信任。在4月底公司举行的上半年订货会上,虽然疫情尚未解除,但经销商的总订货量与去年持平。他们纷纷表示:“4月份,门店生意就已经大有起色,5月份由于‘520’促销等活动,销售额已经超出去年同期,再加上公司全新的政策支持我们拓展线上业务,大家都干劲十足!”

    与时俱进,新销售模式线下线上并进

    “之前对于线上业务的开拓,我们非常小心谨慎,是担心一旦有假冒商品混入,对品牌声誉和购买者的权益都会造成伤害。”任金得坦言,疫情期间开通线上渠道之后,公司通过强大的系统软件,加大了对产销存数据以及品质的管控。经销商的线上销售数据一旦和公司数据库数据出现差异,公司监管部门马上就能得到提示并且展开调查。

    记者在会港服饰公司内部看到,公司还辟出了一个不小的房间作为直播间。新一季服饰产品、直播设备等一应俱全。“线下门店的一大优势就是顾客可以亲眼看、亲身试。”任金得说,“在直播带货的大潮下,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以直播的方式,帮助线上消费者对产品有更多了解。”

    下这么大的订单,我们是有底气的

    “黄浦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也是都市时尚风向标。公司是运营潮流服装品牌的,所以在选址时非常注重所在区域的时尚氛围和文化底蕴。”任金得还告诉记者,“在老码头,我们感受到的不止是海派文化氛围,还有来自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原来,疫情期间,小东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们,以及楼宇组的工作人员,多次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沟通、微信联系等方式,了解企业在疫情期间遇到的难处,工作人员还主动上门就退税等扶持政策向会港服饰提供协助。

    公司积极参与黄浦滨江市集活动

    “除了经销商订单,公司还另外向工厂追加了吊牌价2亿的产品。”任金得说,“我们之所以敢下这么大的订单是有底气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有力的疫情防控、以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我们对下半年经济向好复苏充满信心。”

    走访最后,任金得还向记者透露,通过这两年在黄浦运营品牌,他越来越看好黄浦的营商环境和潮流产业的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和相关部门及产业集团取得联系并进行积极沟通,力争为淮海路商圈的潮流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