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战疫’——一名退役军人镜头下的黄浦抗击新冠疫情新闻纪实摄影展”正在田子坊艺术中心展出。自8月5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特意前来“寻人”的市民,也有特意组织党员和青年前来参观的单位。
蔡维帅,黄浦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此次摄影展展出的作品皆出自他的镜头。面对闻讯而来、热情高涨的单位和观众,蔡维帅总是尽力亲自解说,帮助参观者了解照片里的故事以及拍摄手法。据悉,为满足更多观众参观需求,“黄浦战疫”线上摄影展将于8月15日线下摄影展闭幕当天全新开启,成为专为市民打造的永不闭幕的黄浦抗击新冠疫情新闻纪实摄影展。
“爸爸!我来找你了,你在哪里?”
林家名,今年3岁,当听到妈妈说可以在田子坊“看到”爸爸,她立马兴奋地拉着妈妈和外婆向田子坊进发。林家名的爸爸叫林伸,是黄浦区体育局一名青年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自今年3月20日义务反顾成为浦东机场疫情境外输入防控转运志愿者一员,他已经完成了6轮“大白”任务,为了守好上海空中防疫线,离多聚少已经成为林伸和家人之间的常态。
林家名在摄影展找爸爸
刚刚踏上通向二楼展厅的楼梯,小家名就忙不迭地喊着:“爸爸,爸爸!我来找你了,你在哪里呀?”进入展厅之后,面对琳琅满目的照片,小家名一时失了方向,不过没一会儿,她就停住了脚步,指着墙上的照片开心地喊:“妈妈快来,我找到爸爸啦!”这张照片是7月16日晚,蔡维帅前往浦东机场记录黄浦退役军人抗疫风采时拍下的。照片中,林伸和当天的搭档唐义泉站得笔挺,面向镜头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既是部队生活在他们身上刻下的印记,也是他们在防疫一线对市民们作出的承诺。
林家名找到爸爸了
“这两位叔叔穿着全套防护服,脸都看不出,你怎么知道是爸爸呢?”妈妈轻轻地问,小家名奶声奶气地答道,衣服上有爸爸的名字!虽然没找到爸爸本人,小家名还是高高兴兴地和爸爸的照片合了张影,她说:“爸爸正在做重要的工作,我要支持他!爸爸,加油!”
“这不是我们的‘测温别动队’嘛!”
事实上,还有不少人也是来摄影展“找人”的。“快看,这不是我们的‘测温别动队’嘛!”8月5日摄影展开放首日,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就组织党员和部分参与了疫情防控的职工前来参观。大家兴致勃勃,一边分享自己参与抗疫时的小故事,一边自豪地和自己的展出照片合影留念。他们告诉记者:“有了这次打胜仗的经历,未来我们将继续闻令而动,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抗疫誓言。”
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摄影展
当天中午前去参观的还有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党员,他们在蔡维帅的带领下,一起回顾了那些感人至深的抗疫瞬间。“这些照片不仅重现了抗疫工作画面,还记录着我们共同洒下的汗水。时有所需,必有所为。我们将更加努力做新时代‘硬核’党员,不断激发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工作激情。”“旁听”的几位观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最美的白衣英雄,向你们致敬!”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党员们在合影签到板前留念
“不仅是一次致敬,更汲取了前进的力量!”
“参观此次摄影展,不仅是重温黄浦的战疫故事,向各行各业抗疫英雄致敬,更是希望党员在参观过程中,体悟到国家制度的优势是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增强共克时艰、拼搏奉献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也是我们公司党委组织此次‘忆初心、学四史’党内主题活动的目的所在。”8月11日下午,50余名来自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的青年党员来到摄影展,对于活动的目的,公司党办主任王正刚如是说。
外企德科的党员们正在参观摄影展
陈灏,外企德科党办副主任,对医护人员、机场“大白”开工前穿上防护服的照片最有感触,他说:“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依然义无反顾冲上‘前线’,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感动了很多人。疫情爆发后,外企德科党委第一时间组织捐款,并购买防护服、口罩等物资捐给黄浦抗疫一线人员,外企德科的子公司FAFULI,整合市场资源为市民免费提供新冠疫情保险,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社会团结、人民齐心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我对那张两位社区志愿者穿着橘色马甲、为居民送物资的照片印象最深。”外企德科员工活动经理韩剑是武汉人,她回忆说,“武汉宣布限制进出之后,市内交通基本全部停滞,居民们的日常物资全靠社区志愿者协助采购、配送。是志愿者们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冒着自己被感染的风险,守卫着我们的岁月静好。”
格致初级中学的老师们正在参观摄影展
记者在摄影展上还遇到了来自上海格致初级中学的老师们。此次疫情期间,老师们不断自我加压,通过学习并运用线上课堂,保障着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参观过后,上海格致初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王珏表示,抗疫精神,不仅仅是抗疫时期才有的精神,更是未来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传承的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合力向前的精神。“所以学校结合‘四史’学习教育要求,组织学校班子和第四党小组前来参观学习,以帮助班子成员和党员老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取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为黄浦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