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里子”双提升 黄浦高品质推进“一江一河”滨水区建设
2020-08-20 10:12:13 王月华 简永清

  • 8.3公里滨江岸线成为休闲、亲水、观光好去处;苏州河南岸黄浦段滨河公共空间形成可停留、可观景的“生活秀带”、沿江沿河腹地区域的社区管理更趋精细化……3年来,黄浦坚持发展为要、人民为本、生态为基、文化为魂,高品质推进“一江一河”滨水区建设,实现“一江一河”发展能级和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黄浦滨江:

    8.3公里婉约精致精彩

    经过3年多的精细化建设,如今的滨江岸线精致、婉约、精彩,由北至南分为五大主题区段:外滩段,是经典的世界级滨江空间,主题为“世界窗口”;十六铺段,主题为“城市远航”,打造成为水陆游憩衔接的滨江空间;南外滩段,主题为“创意水岸”,定位为时尚休闲生活、怀旧文化体验的滨江空间;世博浦西园区段,主题是“城市博览”,文化游览的滨江空间;南园段,主题为“慢生活港湾”,体现健康慢生活的滨江空间。

    市民游客可从最北面的苏州河,以步行或骑车等方式经过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山南路新修葺的林荫大道和南外滩新建的多座地标性建筑,最终到达日晖港。

    苏州河南岸滨河公共空间:

    焕然一新品质大提升

    黄浦段的苏州河南岸滨河公共空间景观提升工程东起外白渡桥,西至成都路桥,整体岸线长度约3公里,分为东段(768米)、中段(1177米)、西段(949米)三个部分。

    根据规划,黄浦区苏州河南岸滨河公共空间提升工程,将会打造为“精致的水岸休闲步行带”“多元的绿色生态体验带”“典雅的马赛克艺术景观带”“浓缩的海派人文博览带”“复合的滨水健身功能带”,包括对原有绿化的梳理和彩化;打开人河视线,凸显林冠线;丰富地被植物特色;适当增加林下活动空间,从原粗放密闭迈向典雅精致进行大力度的打造提升。

    未来,通过对现有景观的梳理和改造提升,整个苏州河南岸(黄浦段)滨河公共空间将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让市民游客能够记得住、留得下。

    老公房小区:

    居民住得更安心、更舒心了

    近3年来,黄浦在“一江一河””滨水展示区精细化打造中,不仅重视滨江沿线的重塑,更重视滨水腹地的提升。

    在五里桥街道,老公房小区因房龄长、基础设施老化,常常让居住的居民很心烦。

    丽园居民区制造局路370弄是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公房,成套煤卫占比率低、环境卫生差是造成社区居民矛盾诉求较为集中的问题。2019年街道召开专题听证会确定施工方案,实施了370弄5、6号厨卫改造工程这项街道实事工程,不仅解决了棘手的漏水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打浦居民区斜土路734弄小区由于受房龄长、房屋沉降等原因影响,地下管道破裂,导致小区井盖粪水外溢。2020年,街道下定决心,将斜土路734弄粪坑改造列入街道实事项目中,并通过集思广益攻克了施工中的多个难点,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

    背街小巷:

    金丝银线“绣”出漂亮“里子”

    瑞金南路63弄是打浦桥辖区内较为特殊的一个弄,弄内情况较为复杂,既有老公房小区,又有商品房小区;既有政府机事业单位,又有大中型饭店,甚至还有国家电网变电站、大型垃圾箱房。由于出入人员较多且杂,曾一度出现“脏、乱、差”的状态,严重影响公共环境。

    为改善该弄环境,提升城区整体形象,街道决定重点对弄内道路和环境开展全面改造。街道将原有垃圾处理器的压缩机革新改造,增设上料输送、电控系统及相应装置、喷雾除臭系统等设施设备,建成了具有建筑垃圾收集站、生活垃圾压缩站功能的智能化垃圾箱房。同时,对弄内铁栅栏、门头等多处固定设施进行修缮、对原有非机动车棚进行修复和扩容,并增设立体绿植景观系统,打造“弄内微景观”、“门前小庭院”,为居民凉晒、老人健身提供了场所。 

    加装电梯:

    服务好居民“最后一公里”

    2018年以来,半淞园路街道了解到中南小区想要加装电梯,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棘手难题,业委会和居民们都为之一筹莫展。

    于是,在街道牵头下,居委书记召集了党总支委员会议,把加装电梯中遇到的一件件“小事”“难事”摸清、做好、办成,齐心为居民们啃下这块“硬骨头”。中南小区18号楼也成为了街道首个既有公房加装电梯成功的楼栋,也是黄浦区加装电梯成功的第二个案例。

    中南小区始终把“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投入到执行操作上,下更大的功夫,拿出更多的办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