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彩戏法》让黄永生一举成名,《球迷》让毛猛达、沈荣海从此叫红,《征婚》将王汝刚的演技充分展示。还可以开列一长串戏单:《滑稽王小毛》、《今夜星辰》、《红茶坊》、《欢乐星期二》、《上海阿婆》、《戏剧大舞台》、《笑林盛典》、《精彩老朋友》、《噱战上海滩》等。这些剧本的编剧都是梁定东所为。2018年其担当编剧的《石库门的笑声》叫座又叫好,得到演艺界与观众认同,场均票房收入之高为上海滑稽界前所未有。
上海滑稽界老一辈杨华生(左二)、笑嘻嘻(左四)生前与梁定东(左一)、王汝刚(右一)合影
创作40年,作品千余件,梁定东同时为上海市滑稽剧团、人民滑稽剧团、原青年滑稽剧团编写剧本,素有“高产作家”和“快枪手”之称。
滑稽明星的幕后推手
从文艺爱好者到文艺界,横跨曲坛荧屏,包揽说唱、独脚戏、小品及滑稽戏的金牌编剧,梁定东在业内赢得口碑。
梁定东回忆编剧时光:一部好的滑稽戏,决非单靠演员在台上耍耍嘴皮子,再加点搞笑的噱头、夸张的动作,必须要靠喜剧情节、幽默语言、人物性格来深化主题。笑是一种手段,要通过笑来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展现人间万象,用智慧来传递笑声,使观众笑得有回味。他从平凡处发现不平凡事,再予以艺术加工和提炼,剧本显得更加贴近生活了。
海派情景剧由他创新编排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上海经济腾飞,市民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本土文化市场兴旺,一系列本土曲艺节目应运而生,且大受欢迎。上海最早出现在荧屏上的海派情景剧是《老娘舅》,继后亮相的《红茶坊》《开心公寓》《噱占上海滩》,引发一系列收视收看热潮。这些剧本大多由梁定东操刀或是参与撰写。
1995年,上海电视台创建了沪语情景剧《百家心·老娘舅系列》,收视率最高时突破23%,被业内称为“海派”室内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梁定东也是这部佳作的最初编剧之一。1999年,他构思了《红茶坊》的框架。
梁定东(左三)与《红茶坊》主要演员合影
他精心设计了精明善变的王老板、厚道豪爽的大卫、时尚新潮的娇娇、朴实憨厚的水香和天真善良的小兰五个主要人物形象,对应了诸多社会上的普通人物。各种矛盾冲突使剧情精彩迭出,内容多变不重样,收视率屡创新高。其中,《大卫当爹》桥段获得了全国优秀栏目二等奖。王汝刚、龚仁龙、许榕真、吴爱艺、徐英等演员因此获得观众喜爱。
精心打造主旋律作品
带有主旋律的定向戏要叫座叫好,其创作可谓煞费苦心。而梁定东是改革开放后上海最早一批创作主旋律定向戏获得较高荣誉者。
梁定东近照
1987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开播《滑稽王小毛》,梁定东是主要编剧,其弘扬孝道的作品《中奖之谜》荣获全国戏曲广播节目评比一等奖,《男子汉》获得全国计划生育汇演一等奖。之后他创作反映交通安全的《马路天使》,宣传食品安全的《食全食美》及颂扬先进人物的《老来得子》,宣传反腐倡廉的《今夜睏不着》等滑稽戏,亦屡屡获奖。他编写的独脚戏《爱心》获曲艺牡丹奖,相声《安德鲁》获全国公安系统相声小品大赛银奖。他个人还荣获全国突出贡献曲艺家及上海文艺家荣誉奖。
2018年,一场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上演,全场让观众爆发出700多次笑声。这是业内少有的盛况,到目前已演40余场,观众逾4万。
从2006年退休至今,梁定东继续为弘扬上海本土文化而努力。当年上海书店出版社为其出版了由姜昆题词的《笑果累累——梁定东曲艺戏剧作品集》,为普及少儿曲艺编写了《独脚戏入门》。
他的座右铭是:一生为人们送欢笑。目前他最希望的是能够培养年轻编剧,让他们快快成长。他对年轻编剧的希望是:沉下心来多接地气,从街坊里弄的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处,创作出更多反映上海本土文化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