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2019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活动,于7月1日至7日在上海星舞台举行。本次活动全市报送的参展原创作品共计145个,最终有33个作品荣获“优秀群文新作”奖,65个作品获“群文新作”奖。
由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选送,黄浦区文化馆创排的8个原创作品全部获奖,获奖率达到100%!其中6个为“优秀群文新作”,2个为“群文新作”,今年无论在奖项总数还是获奖的等级上都超越往年,在全市参赛队伍中名列榜首!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喜创佳绩!
获奖作品名单
“优秀群文新作”
一、音乐门类(2个)
1.混声合唱《踏莎行•秋入云山》
2. 器乐合奏《时光机》
二、戏剧门类(2个)
1. 小品《味道》
2. 小品《勿忘我》
三、曲艺门类(2个)
1. 苏州弹词《孤岛夫妻哨》
2. 对口快板书《跨越世纪的旗袍》
“群文新作”
一、舞蹈门类(1个)
三人舞《最远的陪伴》
二、戏剧门类(1个)
小品《从这里传唱》
获奖作品简介
混声合唱《踏莎行•秋入云山》
根据宋朝词人张抡创作的同名词而作,该词写以清疏的语言和潇洒的笔调描绘出一幅云山秋意图。在音乐的创作上,作品的前后段落具有印象派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特点,主题运用了古风曲调,旋律唯美宛如诗词歌赋。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境和山居的乐趣。
器乐合奏《时光机》
作品为纯器乐曲目,用了多种乐器来表达上海的变化。从古老的中国笙,到新世纪欧洲发明的手碟,以及班苏里、钢琴、贝斯、大提琴、合成器、筚篥等,并用踢踏舞的节奏穿插其中,乐曲由缓至急,表达了上海由滨水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大都市的演变,并体现上海的包容性与多元化。
小品《味道》
“香得来”是一家有着近80年历史的弄堂馄饨小店,如今紧跟潮流成为网红馄饨店,外卖小哥来去匆匆,青春少女“打卡”“拔草”,电脑中不停地叫着“有单到”,小店老板洋洋得意地与投资商洽谈着新的加盟店……而一位久违的老顾客的到来,却让小店老板陷入了尴尬,引发出我们对当下应该保留什么、珍惜什么、追求什么的思考。
小品《勿忘我》
在国庆前夕,某单位举办《父辈的足迹》展览。一张主展板上,两张照片,两个事迹的谁上谁下,引起了截然不同的争论,即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价值观上,谁是引导我们前行的足迹?
苏州弹词《孤岛夫妻哨》
王继才、王仕花是一对恩爱好夫妻,也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们32年无私奉献默默为祖国守岛的事迹可歌可泣。作品截取了他们守岛过程中“上岛”和“生孩子”这两个富有情感色彩小片段,用苏州评弹的形式加以组合演绎,以说唱的样式细腻生动的描写了夫妻坚持32年为国守岛的真实思想和情感世界,感人至深。
对口快板书《跨越世纪的旗袍》
作品以一件跨越世纪的蓝布旗袍为主线,讲述了一个跨越了一个世纪的情感故事,通过上海人阿欢、小颜和以色列人安娜、摩西祖孙三代人的分离、团圆,展现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华民族一直以宽阔的胸怀,和平的精神为建设世界和人类的共同美好家园真心付出的情怀,诠释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三人舞《最远的陪伴》
年轻时我们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梦想、青春、热血。直到我们成长,开始学会想念之后,才发现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而父母已经在等待中慢慢的老去。作为子女,我们最擅长告别;作为父母,他们最擅长等待。我们有着最近的血缘,却只给了他们最远的陪伴……
小品《从这里传唱》
黄浦剧场因为一首电影插曲而名垂青史。1935年5月24日,首次放映了电影《风云儿女》。影片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从此传唱全国。为了躲避国民党当局的抓捕,聂耳同年4月15日清晨秘密离沪,转赴日本。不日,聂耳便把《义勇军进行曲》修改稿寄回上海。8月15日,黄浦剧场隆重举行了聂耳先生追悼会。这天,戏院座无虚席。我们的故事也是从这一天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