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豆、梨膏糖、南翔小笼……豫园老字号美食可网购啦!
2019-09-19 16:47:01 东方网 孙超慧
  • 老城隍庙的五香豆、

    传承百年的梨膏糖、

    儿时味道牛轧糖

    ……


    豫园是上海的文化美食地标

    而来豫园的市民、游客

    更是少不了购买豫园的

    老字号美食

    s_c6d32f13e63e44b286a4234ddf41589c.jpg

    数百年上海老城厢民俗文化沉淀

    使得城隍庙的小吃大都有悠久的

    历史传承!

    从源头上细究

    大都有来历和故事可以挖掘

    可工艺、物流的限制

    使很多城隍庙美食甚至无法带出门店

    0783cded71b64bd89f9fb99284c539c6.jpg

    据了解,从17日起

    市民游客购买老城隍庙美食

    又多了新渠道!

    城隍庙美食开始“触网”

    在天猫上开了“老城隍庙旗舰店”

    海内外游客足不出户

    即可买买买啦!

    e61437fc23a94c35a60b4c811f8b6539.jpg

    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78cad4b73f7e4cfb8fe52bcdad566b61.jpg

    进入老城隍庙天猫旗舰店,记者看到,一幅传承老字号品牌及非遗技艺的线上豫园美食画卷在面前徐徐打开:从传承百年历史的五香豆、药梨膏到现代创新的梨膏露、糖果、糕点、健康茶饮,都已进店。


    豫园文化食品饮料集团总裁助理、新零售事业部总经理金磊表示:此次上线的美食,在传承了传统手艺的同时,不断地契合现代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进行创新,使得很多既符合现代消费者要求、又不失经典特色的产品面世。如开发出即饮型的草本饮料梨膏露、梨膏薄荷糖、梨膏巧克力等等现代美味,为经典饮食文化、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金磊表示,未来,更多豫园内的经典海派美食,包括南翔馒头、八宝鸭、绿波廊茶点等传承历代匠人智慧结晶的美味也将“触网”上线。

    2e8e98b245c64ae2964e030b13898c8d.jpg


    这些传统美食是如何“炼”成的?


    豫园老字号美食“触网”发布会现场,主办方还特别请到五位海派美食匠心传人——


    梨膏糖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吴生忠

    上海五香豆第二代传人仇成华

    中华面点大师绿波廊的“掌门人”陆亚明

    南翔小笼第六代传人游玉敏

    本帮非遗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罗玉麟齐聚


    讲述他们的美食“手艺”故事,助力老字号美食的传承和发扬。

    s_3947ee5c57fe409cad5fa1c9644a0b73.jpg


    八个多小时的熬制 

    成就小小的一块梨膏糖 


    诞于清咸丰五年(1855)的老城隍庙梨膏糖,作为上海特色传统食品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小小的一块梨膏糖,却凝聚着苦杏仁、枇杷叶、桔梗、川贝母等十多味中药的精髓,清咽利嗓、降噪润肺。


    吴生忠先生,是梨膏糖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人,从进入上海梨膏糖食品厂当学徒起,一干就是三十六年。熬糖、翻砂、浇糖、划糖、掰糖,三十多年的磨砺,使得每一个步骤了然于心。八个多小时的熬制,才成就小小的一块梨膏糖,吴生忠早已练就了不用看温度计,全靠经验掌控火候的功夫。

    s_088204ea3a344eaa9dc5416bd3c49412.jpg

    时间和火候 

    决定了五香豆的色香味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老城隍庙冰糖奶油五香豆”就早已声名鹊起,“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计划经济时代,老城隍庙五香豆商店早上8点开门,凌晨一两点钟就有人来排队了,只为买到一包五香豆,而每人一次最多只能买5包。


    仇成华先生,是上海五香豆第二代传人。1980年开始学徒时,他整整烧了三年的火,后来他才明白师傅的良苦用心,因为时间和火候决定了五香豆的色香味,每一颗五香豆都承载着满满的匠人心意。

    s_0dd5e6b437a74a66bbeb02414ba0b314.jpg

    每4秒包一个小笼馒头 


    城隍庙的南翔小笼最是正宗,游玉敏是南翔小笼的第六代传人,从一个小学徒做起,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达到“每4秒包一个小笼馒头”的最基本要求。而制面、擀皮、制馅、包捏、蒸煮,每一道工序都要花一年以上的工夫来磨炼。


    从一个年轻的面点技师,到如今的“上海工匠”,绿波廊“掌门人”陆亚明与中式面点相伴30余年。精湛的面点技艺,得到了伊丽莎白女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60余批中外元首和政要的肯定。

    4e0776304cbd44e3b5096996e6d7bca4.jpg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上海老饭店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有“品味源头上海菜,驻足百年老饭店”之美誉。由国家级大师主理,以选料精细、风味醇正著称,接待了不少国家领导人。


    罗玉麟,国家高级烹饪技师,本帮非遗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他使本帮菜传统技艺的一整套技法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罗玉麟领衔组建的上海老饭店“国家级非遗工作室”致力于传承保护“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并将新的元素注入传统烹任技艺中,将经典特色与现代时尚融合在一起,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金磊表示,传承中国文化的不止是唐诗宋词,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从这个角度来说,食物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见证。

    e8ef212541ed47bbb7e66ad1ffcbb4c1.jpg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