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托非常好,每天早上我女儿送我过来,一刻钟就到了。”杨奶奶絮叨着,“在这里开开心心的,大家讲讲笑话,下午我就慢慢走回家。”一旁的社工师王一鸣悄悄告诉记者,杨奶奶有心率失常,“家人白天有工作,奶奶一个人在家,家人实在不放心。去年1月,杨奶奶就到我们日间照护中心来了。”
这里是五里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这栋5层小楼,就在居民区里,左邻右舍都是普通住宅。虽然体量不算大,配置却很齐全:助餐点、康复站、养老院都有。杨奶奶所在的日间照护中心就在二楼,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护。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便是近年来上海推行的一种新型社区养老机构:有“全托”,有“日托”,因“嵌”进社区,老人可实现不离社区养老。“作为社区‘嵌入式’机构,我们服务的就是周边的居民,步行10到15分钟的辐射半径。”五里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运营方、上海福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小华形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头连接着‘居家养老’,一头联系着‘机构养老’。”
午餐时分,服务中心一楼面向社区开放的助餐食堂里热气腾腾,“我们鼓励独居老人走出家门到这里用餐,多跟社会接触,实在行动不方便的,会由我们负责送餐上门。”王一鸣介绍。
从最初功能笼统的老年活动室,到如今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机构的形变,折射出上海老年服务的演变和升级。从家走到服务点,碗里的汤还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