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奋纪念馆
经过半年多的闭馆修缮
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重新亮相
修旧如旧的邹韬奋故居
增添新功能互动服务的纪念馆
对观众恢复开放
开馆在即,先来看看有哪些精彩亮点↓
复原旧貌展细节 旧建筑里藏惊喜
万宜坊54号是韬奋一家1930至1936年居住的地方。这栋老建筑见证了当年韬奋在这里奋笔疾书、为国家民族存亡的鼓与呼。
在本次修缮过程中,为更好地向公众展现韬奋先生当年的生活,馆方根据1958年开馆时留存的照片,尽最大可能地重新还原了韬奋夫人沈粹缜女士当年布置的韬奋故居。
此外,修缮时还有一些意外惊喜。一楼厨房木质地板拆除重铺时,发现下层铺设有白色马赛克,经考证这是房屋最初的原貌。此次修缮恢复了马赛克旧装,并配上了同时代的老式煤气灶。
在这次清洗外墙和重刷过程当中,发现故居门旁显露出一个铜制门铃,故居二楼的卧室中有一个相似的铜铃,推测应该分别是给客人用的及主人呼叫佣人时使用的。这些小物件生动还原了当年生活的小细节。
创意游戏玩不够 互动室中乐趣多
新增的互动室让观众在参观之余有了更丰富的游览体验,看展览之余,还能够亲自动手做一些纪念品带回家收藏,亦或在游戏里加深认识,分享感受留下祝福。
手制版画随心配
互动室内的版画专区以韬奋先生和纪念馆元素为主题,制作出各种内容和形状的图案。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制作成书签、明信片等小礼物。
小拼图里大世界
韬奋纪念馆馆藏中有一批有关韬奋事迹的油画,馆方将其中一幅画作制作成拼图,寓教于乐。
抗战期间,韬奋先生不仅奋斗在新闻出版第一线,在舆论上宣传抗日。他也从实际需求出发,引领大家出资出物支援抗日行动。马占山将军在黑龙江抗日卫国,韬奋立即号召全国同胞捐款,由生活周刊社收转的捐款有12万元之多。许多上海群众自发捐款,将周刊社的门前挤得水泄不通。这幅油画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感人的历史瞬间。
“英雄之路”任你行
2018年“开馆60周年文创文献展”上,一套“英雄之路”桌游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在互动体验室开放之际,这套以韬奋先生人生经历为模板的益智游戏也被放置其中,让参与者在游戏中,了解更多韬奋先生的经历。之后,还会不断丰富地图内容,增加更多互动卡片,升级游戏体验。
亭子间里大乾坤 图书资料助研究
在开设互动室的同时,馆方还设立了资料室。其中有韬奋纪念馆历年的出版物,如《店务通讯》《韬奋手迹》《邹韬奋研究》《生活书店会议记录1933—1937》,此外还有开馆至今收集的韬奋相关的公开出版物、内部资料、纪念册等。因为部分书籍存世量少,十分珍贵,资料室仅对预约者开放。
资料室需提前一天预约,联系电话63842811。
《生活书店会议记录(1933—1937)》是“韬奋纪念馆馆藏文献”丛书第一种,为馆方首次披露的馆藏生活书店珍贵档案。
地址:黄浦区重庆南路205弄53-54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09:00-16:00,周一闭馆
预约电话:021-63842811
韬奋故居仅对团队参观开放,需提前一天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