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随地丢到全国先进,这个社区垃圾分类也讲“民主”
2019-12-05 15:17:48 绿色上海
  • “昨天还是有名的‘下只角’,今天变成全国先进单位,我感到很自豪!” 居民魏桂花对记者说道,五里桥街道从垃圾随地丢的脏乱差形象,到成为今天的文明单位,她亲眼目睹亲了五里桥街道翻天覆地的变化,垃圾分类给五里桥街道带来了新气象新面貌。


    “一小区一方案”显特色


    海悦花园小区共有1040户居民,地处市中心,居民素质高,法律民主意识强,如何在高档商品房中实行符合本小区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正在不断的考验着社区治理者。


    在居委公示撤桶方案时,有居民一条一条研读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表示没有强制撤桶条款,另外物业费中也包含了每层楼道的垃圾回收费用,为此居民意见很大。


    “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初期,居民与居委之间的矛盾很激烈。” 海悦居委吴兢对记者说道。


    “集中投放”和“居民自治投放”并行


    为了解决冲突矛盾,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联合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内开展大调研工作,针对广大居民提出的适合本小区的垃圾投放方式进行意见征询,并设定了“集中投放”和“居民自治投放”两个方案。


    居民自治的前提条件是每一个楼层所有住户签约,确保干湿垃圾的有效分类,如若连续5天不达标,则居委有权撤回该楼层垃圾桶,改为集中投放。


    小区76%的居民选择了后者“居民自治投放”。为此,居委会组织社区居民通过“三会”予以听证和协调,初步形成了具有海悦特色的“五级工作法”确保垃圾分类成效。 

    s_19e2811e2f5a4900a9a0b1484d72ba4c.jpg

    海悦居委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楼组长等商讨垃圾分类五步工作法


    笑脸哭脸公报来督促


    “同楼层居民签约后设干湿垃圾桶,桶长负责制落实责任,小区品质观察员同楼栋监督,垃圾管理员规范收集垃圾,每周笑脸哭脸公报”,通过居民协商,一份自治公约跃然纸上。


    居民自治投放顺利推进了吗?吴兢告诉记者并非一帆风顺。有大约11层的居民垃圾分类并不达标,上门沟通后也无改进。根据约定居委执行了撤桶。经过撤桶后的冷静期,居民意识发生了改变。


    吴兢与我们分享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户居民我印象很深,在撤桶后他主动与该楼层其他居民依次沟通,整个楼层重新与居委签约复桶。并且自制了‘复桶不易,要珍惜!做好垃圾分类!’告示贴在垃圾桶上,以警醒邻居。”


    经过近半年来的实施,小区湿垃圾分离了出来,实施前1.5桶/天,目前7-8桶/天,干垃圾的量也明显减少,而且从中挑选出的可回收物明显增多,分类成果显现。

    s_efece8c272234b6a89a937b18295f53f.jpg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少先队员参加海悦垃圾分类活动


    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目前,海悦小区约有35%居民仍旧自愿实行到小区固定点位 “集中投放”,更多居民则是实行着“自治投放”。同一个小区,不同投放方式,管理民主,一小区一方案的特色在海悦花园小区尽显无遗。


    而海悦小区只是五里桥街道民主管理的典型案例之一。街道范围内的81个小区,制定了81个生活垃圾分类方案。真正做到了一小区一方案。

    s_013f00a913124021b5f3fb131ac443e4.jpg

       五里桥街道老年人参加垃圾分类大跳棋游戏

    由基层党组织牵头,依托零距离家园理事会,根据每个小区的不同情况和居民的实际诉求,经业委会、物业和小区居民等通过民主协商确定方案。


    爱仁物业经理宋建秀告诉记者,有多个垃圾箱房的小区,垃圾箱房会根据居民需要错时开放,这样既可以做到定时定点,又为居民投放垃圾提供了便利,促进箱房周边环境的改善。有的小区只有一个垃圾箱房,通过民主讨论适当延长箱房开放时间。

    同时,每个小区在“定时定点”投放点的明显位置张贴垃圾分类指示牌,指示牌内容包括四分类垃圾定时投放点及开放时间、干湿垃圾临时投放点、建筑及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居委会所在地、物业所在地。


    居委会、物业、业委会这“三驾马车”充分发挥合力,加强宣传引导和日常管理,确保81个小区各有特色的垃圾分类方案顺利实施。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