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1块5一斤的青菜,这里1块!格算!”住在老西门地区的张老伯是永年菜场的常客,当小编问起对菜场更新的感受时,大爷竖起了大拇指:“清桑又便宜,要多推广!”
永年路菜场的成功是2019年区商务委牵头的区政府实事项目是“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改建2家标准化菜市场,新增5家智慧微菜场”的一个缩影。
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在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通力配合下,黄浦区已于上半年就提前完成了全年的项目指标,最终全年完成了5家标准化菜市场改建,新增12家智慧微菜场。超额完成全年实事项目目标。
智慧微菜场
标准化菜市场
菜场要更新成什么样?居民说的算!
黄浦区在标准化菜场的改建和智慧微菜场的布点过程中,多次召集街道、居委,听取百姓意见和建议,就标准化菜场的设计风格、经营模式、品类设置以及智慧微菜场的点位安排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最终选择各方面相对突出和条件合适的菜场经营管理方来进行改造,智慧微菜场的点位也从满足百姓需求的角度来设置,更为合理实用。
在上一轮的副食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到期以后,黄浦区商务委积极牵头相关资金评审小组成员单位,对该办法进行修订,并征求了市区两级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新的《黄浦区关于保障主副食品供应及价格稳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百姓监督。
新的管理办法除了对常规项目的补贴进行了更完善的规定,还根据市区两级政府的新要求,增加了关于菜场垃圾分类减量、平价猪肉补贴等相关内容的规定,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主副食品保供稳价工作做好制度保障。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区商务委积极寻找、推荐有创意、有想法、公益为先、具有人文情怀的年轻设计师团队参与设计菜场,前期进行大量的调研,给予民生项目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上海特色。
未来,为了满足居民们的需求,黄浦区将把菜场作为民生项目,更多地整合社区服务的功能,比如早餐工程、白领午餐、长者送餐等。但是按照有关规定,上海传统的早餐四大金刚或者百姓喜闻乐见的餐食都因为证照问题不能在菜场配套里面经营,区商务委将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尽早解决证照问题,为居民们的“菜场福利”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