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之下 没有不停的“霾” #上海加油#
2020-02-13 21:14:11 宋梅

  • 看到新闻报道中说戴口罩可以防止病毒的传播,原本计划1月23日从马来西亚回国的高雅婧,1月21日就开始在工厂及宿舍附近的药店购买口罩。她说:“当时初衷真的很简单,只是觉得国内的朋友可能会缺。”当落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看到来来往往的乘客和工作人员都带着口罩,她意识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更严重,心也揪得紧了。

    到家之后,高雅婧一边尽快把这批带回来的600个口罩分送给认识的医生、警察、海关等一线工作人员,一边给马来西亚本地以及医药行业有关的朋友联系,请他们帮忙协助大批量采购N95口罩或医用口罩。在高雅婧的号召下,朋友们从各处采购的一只只满载着爱心的口罩慢慢汇聚到一起,或通过人肉带回,或采用航空快递,分批陆续来到上海,送到有需要的人的手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高雅婧和她的朋友们共采购送出口罩超过12000个、洗手液若干瓶,总价值超过人民币10万元。

    在记者得此线索并联系上高雅婧的时候,她已经返回马来西亚,并且正驾着车行驶在当地的街道上。她告诉记者,当地可用于防疫的物资已经开始出现缺货,她和朋友只好通过扫街的方式逐家搜购。

    高雅婧出生于1989年,从小在小北门一带长大,在上海市第十中学就读七年,完成了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市十中学的校训——“做更好的自己”——也一直铭记于心。在她之后的成长过程中,这句话一致激励着自己努力做到更好。进入高校不久,高雅婧就积极要求上进并成为一名大学生党员。

    2016年由于高雅婧所在公司在马来西亚开厂,从那时起,她一年里有300多天在马来西亚度过。虽然常年在外,她还是保留了之前在国内不时刷刷微博的习惯。1月20日前后,高雅婧通过微博和微信开始关注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新闻。

    她说:“每次送回上海的口罩数量不会很多,所以我们优先赠送给平时认识的医生、警察等一线工作人员,以及一些不得不坚守岗位的上班族。满足这些派送需求后,再优先送给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朋友。”

    记者了解到,参与这一系列采购派发的既有在马来西亚工作的中国人、有马来西亚本地的华人,也有高雅婧在上海的家人、同事和朋友。高雅婧说:“大家都有着共识,那就是互争则不足,互赠则有余。希望收到口罩的每一个人都能继续分享爱、传递爱。爱心之下,没有不停的‘霾’。”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加入到这支因爱心凝聚而成的队伍中。高雅婧和她朋友们正在考虑批量采购,一旦成功,将开始向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进行捐赠。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