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就餐仍是大家关心的主题之一。自疫情发生以来,小东门街道做细做实各项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措施,助力食品经营单位复产复工。
抓牢宣传落实“着力点”
向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逐一发放、张贴《关于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宣传资料,对未达复工条件的企业严格落实整改;利用微信群、电话、电子问卷等沟通方式,提醒相关单位落实防控措施,确保辖区疫情防控期间食品经营秩序安全稳定有序,截止目前共发放收回问卷调查2596份;积极开展防控政策宣传指导,帮助相关企业人员在疫情期间到指定地点办理健康证等事宜。
聚焦食安检查“风险点”
通过销账排查、督促自查、劝阻宴请、重点约谈等方式,加大巡查督察力度。对辖区内便利店、药房、食品经营单位、为老服务机构、宠物店等场所进行销账式排查,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加强食品安全内部管理,明确人员管理、进货查验、供餐方式、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的防控措施,以活禽销售宰杀、肉蛋奶、米面油、水果蔬菜等为重点,开展风险防控排查,严禁相关单位采购、经营、使用野生动物肉类及其制品,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清理过期和变质食品及原料;通过楼宇(商圈)食品安全共治机制,联合沃弗、弘基、十六铺、BFC等4家物业公司对商圈餐饮单位实行每日动态监管,落实餐饮单位自查;提前落实劝阻婚宴及商务宴请停办工作,共取消102桌,劝退28桌,延期371桌;对企事业单位食堂、网红餐厅等10家可能引起聚集性风险的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建立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经营秩序,并要求相关企业严格落实就餐人员聚集动态报备,2桌以上人员聚餐第一时间反馈。
把握业态监管“关键点”
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食品安全线上推广、巡查及监管。对老码头创意园区31家餐饮单位指导鼓励推行“无接触套餐配送”服务,发放《使用公筷公勺倡议书》41张,外卖食安封签7万余张,设立外卖专用台,做到“不聚餐,减少堂食”,并要求配送单位对外送的保温箱、物流车厢及物流周转等用具每天组织清洁消毒;充分利用“明厨亮灶”远程视频巡查系统,对目前开业的食品经营单位加工过程、就餐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对辖区内已安装阳光餐饮监管平台的餐饮单位,开展线上巡查工作,重点检查餐食加工过程、索证索票、食品原料进货台账、人员健康信息等重点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