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复工复产已成为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关键词。根据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在市房管局统一指导下,上海各区征收事务所紧紧围绕“控成本,促新开,抓收尾,推腾地”这条主线,全力投入旧改复工,奋力书写“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的高质量战“疫”答卷。近期,上海征收将围绕“疫情下的旧改”推出系列已复工项目报道,敬请期待!
老黄浦的金陵东路160岁了,作为与南京路比肩的商业街、老上海味道浓的美食街寄托着无数上海人情怀,不久前,这条老马路一侧的老旧居民区内1055户居民陆续搬离,住进了向往已久的新居。
定格记忆
金陵东路宝兴里旧改涉及居民权证1136证,自去年8月底启动至今,创造了黄浦区两大旧改新纪录——大体量旧改项目一轮征询同意率最高,达99.69%;二轮签约酝酿期首日签约率最高,达93.02%。目前搬场率也已达92.08%。近日,小编来到了这里,记录它背后的故事。
金陵东路443号就是金陵东路地块房屋征收办公室,长长的砖红色墙面分外显眼。墙上贴了各式的房屋征收政策、征收知识科普及疫情防控指南。
▲居民驻足即可查看征收政策和注意事项
“因为征收基地人员流动大,为确保疫情期间员工和居民健康安全,我们在基地门口拉起了警戒线,组织居民统一由一个门口进入测温、登记,避免遗漏。”黄浦区第四房屋征收事务所工作人员金晶指着门口隔离说道。
“宝兴里是旧式里弄,生活环境比较差,上海老底子许多脚夫都住这。李强书记曾到这里调研,提出要更快更好推进全市旧改工作。但大部分居民对征收政策了解度较低且期望值高,使得后续旧改征收工作的推进难度增加了不少。”项目负责人邱龙虎介绍。
居民
全程参与&全程监督
项目从一启动就制定了详细地作战图和工作计划,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前期摸排。为了帮助居民理解征收政策,扭转固有观念,在30天公示期内共召开51场居民座谈会,接待居民3600余人次。
邱龙虎说:“由于对征收政策不了解,评估均价刚出来的时候,许多居民还不愿接受。为此,评估公司连续15天驻扎在基地,每天8小时不间断为居民答疑解惑。
对于居民一些不合理的诉求,则会后与居委会干部沟通,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共同上门调解。地块居委会和经办人一起蹲点到晚上,等着居民下班后上门调解,也是常有的事。”
不仅如此,黄浦四征所还坚持“阳光征收、一竿子到底”,将安置方案、补偿标准、签约情况全部公开;同时,邀请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公信人士参与监督评议小组,并专门设立人大代表居民接待点,增强旧改工作公信力、透明度。
经办人
主动协调&积极防疫
据了解,宝兴里地块旧改项目共有72名工作人员。每位经办人需做好二三十户居民的工作。贺文斌就是其中的一员。当问及印象最深的一户居民,他说,有一户的实际居住人是一位90多岁的母亲,老人现常住浦东。起初儿媳坚持“老动迁”观念拒不配合,他便多次往返浦东和黄浦,经多次劝说后,这户人家最终踩上了酝酿签约期的节点完成了签约。但在面临搬场时,这户居民又变卦了。
现在我还在积极调解,摸着良心做事就不怕做不成。虽然已连着好几周没休息了,但能得到居民的认可和理解就很开心。”贺文斌说。
2月10日金陵东路旧改项目复工正是疫情严峻之时,旧改基地采用线上办理征收业务的方式,鼓励居民和员工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非接触”方式进行联系沟通,减少居民来回奔波次数;针对地块内各居委仍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他们积极与街道居委对接,统一制作基地临时通行证,方便为居民提供一对一上门式贴心服务。
随着疫情形势转好,基地又推出了“线上预约,线下办理”服务,让大家错峰办理征收业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同时,还将居民接待点从经办人办公室移到了面积大、通风性好的公共大厅,并增设了多把圆桌椅供居民办理咨询业务,让大家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保持安全距离。
居委会
党建联建&带头签约
跟着贺文斌,我们穿过一段石库门里弄建筑,来到了宝兴居委文化展览馆。在这里,宝兴里的风光历史,被定格成一张张老照片和一段段文字,以及一个1:1还原老居委办公室的小展区。
宝兴里见证者
1:1还原老居委办公室
居委主任陈冬说:二轮征询时,我们居委不仅带头签,还要带动居民提早签。有同事在看到签约比率达到85%生效时,激动得掉泪,感慨征收事务所和居委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
“区领导担任召集人,联合委办局、外滩街道、相关企业党组织开设党建联席会议,还共同设立6个专项小组,结对帮扶、整合联动。”居委主任陈冬说,居民区、征收事务所、街道、公房管理企业等部门的党员也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建立党员先锋队,以便尽快尽早解决居民诉求,确保征收顺利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党建联建,征收地块内的120名居民党员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既当居民的“代言人”,又当征收政策的“传递者”、矛盾问题的“协调者”。有的党员面对自身家庭成员的不同意见,就多次召开家庭会议,说服家人带头配合做好征收工作;有的党员不仅积极宣传动迁政策,还发动家人共同做起编外“调解员”,一起做好左邻右舍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