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宁波路上
有一栋“纸片楼”
从一定角度看过去
大楼如同纸片般薄
不禁让人为其捏把汗
△从高空俯瞰“纸片楼”
从空中俯瞰“纸片楼”
整个大楼呈现多边形
其中一角呈锥形
向外延伸
也就形成了“纸片楼”的奇观
△从一定角度看过去薄如纸片
这栋被誉为“纸片楼”的4层老楼
正位于上海市黄浦区
宁波路与福建中路交界处
站在大楼的西南面望过去
与普通的大楼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从大楼的东南方位望去
就能看到大楼薄如纸片的奇观
那么
“纸片楼”内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这一块“奇葩”的空间
究竟该如何被利用的呢?
小编带大家探秘“纸片楼”内部的秘密
郑阿姨家的房屋
正处在整个建筑的“尖尖角”上
进入屋中
空间并不是四四方方的规整造型
而是从里到外慢慢收窄
整个房屋的面积并不大
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整个房子就采用了LOFT的布局
利用了房屋挑高空间
将居住空间放在阁楼上
居住区、客厅、卫生间
甚至是小朋友的学习区域
都一应俱全
回忆起当时选房的经历
郑阿姨还是心有余悸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房型。”
郑阿姨1987年搬入“纸片楼”内
曾经“恶劣”的居住环境
让当时的郑阿姨一家
把房屋的挑高和采光放在了首位
“我老公开玩笑说,
我们家里人一人能有一个阳台,
晾衣杆都能竖着放在家里。”
最终,在郑阿姨老公的坚持下
她欣然接受了这套“特别”的房子
并居住至今
然而
居住环境的改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据郑阿姨介绍
在刚刚居住进来时就采取了这样的形式
阁楼上休息
底下作为客厅
而那个看着没什么用的“尖尖角”
被做成一个储物柜
存放一些瓶瓶罐罐
细心的郑阿姨
还把通往阁楼的楼梯放在了这里
让楼下的空间看起来更为敞亮
但老楼内的没有独立的卫浴
没有通煤气也让郑阿姨痛苦不已
△郑阿姨家
在世博会召开前夕
她家迎来了一次改造
三个阳台分别被改造成为了
卫浴、洗手台和洗衣机房
郑阿姨表示
这三个小阳台可是帮了大忙
如今
“网红”楼内的“网红”LOFT
更是让邻居们羡慕不已
△郑阿姨家奇葩的“尖尖角”
吴老伯是郑阿姨的邻居
1953年搬入了“纸片楼”里
在他搬进来时
“纸片楼”已经大致是这样的布局
“这楼是解放前一位资本家造的,
之前大部分是用作办公室。”
96岁高龄的吴老伯回忆起“纸片楼”的历史
顿时来了精神
“我住的这一间
是北京永裕绸布庄驻沪办事处,
当时花了750块。”
△96岁高龄的吴老伯
而当记者问及“纸片楼”形成的原因时
老人解释道:
“当时的地只有这些,
只能尽可能扩大房子的面积,
这才有了这个‘尖尖角’。”
△郑阿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