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渔阳里的历史之门,听红色文物收藏家讲革命先烈的故事
2019-05-18 07:57:19 周到上海 孙冲
  • 五四运动百年之际,“渔阳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经过整体修缮,向公众开放试运行。

    为了让观众有机会聆听馆内一批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 5月17日下午,一场主题为“我的红色不解之缘”的讲座将在纪念馆的序厅举办。

    据了解,纪念馆此次改造不仅呈现了新颖的多媒体技术和艺术表达,还通过公开征集,在原有文物数量的基础上新增了39件文物,其中不少史料和文物均是首次展出。

    这些文物史料历经百年风云,侥幸留存至今,流转于藏家之手,最终入驻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其背后的故事不但包含了文物的身世,也融入了藏家的人生体验。

    结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纪念馆特地邀请了邵楠、吴景键两位红色文物讲述人,以及对收藏革命文物颇有心得的民间收藏家冯建忠,在青年团的发源地共同讲述红色文物收藏的重要意义,分享将私人收藏变为博物馆陈列、与公众共享红色文化的启示。

    上海市政协常委邵楠是俞秀松手稿《青年团筹集基金启事》的捐赠者。他将为大家讲述俞秀松烈士感人肺腑的故事,告诉大家,俞秀松作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首任书记,如何立下“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西南北人”的伟大志愿,又如何用一生去实践他的话。

    俞秀松资料

    《青年团筹集基金启事》中提到“邦人君子及当代宏达鼎力匡襄,予以惠助,俾基金有着,团务自易策动,直接为社会青年谋公众之福利,间接实兴我国民族前途关系者綦巨!岂独本团之幸焉?”正是这种情怀的最好体现。

    此外,施存统藏书的提供者、耶鲁大学在读法学博士吴景键也将通过介绍施存统藏书,详细讲述进步青年施存统孜孜不倦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思想升华的历程。

    施存统资料文物

    文物是让人走近历史人物、感悟先驱精神最好的载体。通过文物与先驱对话,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好地继承红色使命与担当。活动现场,嘉宾与观众们可以面对面地交流收藏红色文物的“初心”和重要经历,回顾这些经历对人生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共同重温百年之前的红色足迹,感怀革命青年的爱国情怀。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