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不设“湿垃圾桶”,赶时间吃早饭的上班族别忘记这个操作!
2019-07-03 10:16:10 新民网 孙冲

  •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地铁也大力推进轨道交通站点垃圾分类工作。那么,在地铁里,垃圾分类有什么要求呢?

    地铁车站作为乘客集中出行的公共场所,根据相关要求,与全市范围所有“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保持统一的标准:

    即设置“可回收物”和“干垃圾”两类收集容器。

    “可回收物”和“干垃圾”这两种分类标识,也都张贴在了垃圾桶身正面醒目的位置,一眼就能识别。

    7月1日起,当您在地铁出行期间,还须掌握轨道交通垃圾分类的“新技能”,比如,喝完的矿泉水瓶或者用过的餐巾纸,您会怎样处理?

    与以往扔在同一个垃圾桶不同的是,现在,在地铁里,您要开始养成给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喝完的矿泉水瓶须投入“可回收物”收集容器,而用过的餐巾纸则需要投入“干垃圾”收集容器。

    实施首日,一些白领就坦言,垃圾分类让他们感受最大的就是“都不浪费食物”了。

    ■ 半杯还没喝完的豆浆,在被丢进干垃圾桶之前,小伙子又猛吸了几口试图“清盘”。

    ■ 本来有只吃了还剩一口的面包,直接塞进了嘴里,这才把空袋子扔了。

    ■ 甚至还有一名乘客因为找不到湿垃圾桶,直接把手里的红薯皮用纸巾包了包塞到双肩包里。

    大部分的乘客都能做到位,但偶尔也有不和谐的画面。一名女子竟把一碗剩饭倒进地铁站干垃圾桶,然后迅速钻进了一旁的人流中。

    你是边吃早餐边上班吗?

    有这习惯的地铁乘客可要注意了!

    吃完早餐后的垃圾

    随意扔到地铁的垃圾桶

    可能已经违规了!

    人民广场站副站长边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上班族把吃剩的早饭、玉米棒等湿垃圾随包装袋一起扔进这些垃圾桶,将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目前垃圾分类全面推开,有一个逐步熟悉遵守的过程,乘客目前的接受程度也都比较高。”

    其实,上海地铁早就在《乘客守则》中明确标明了“车厢内禁食”的要求,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乘客需要在站厅或者站台吃早饭,那么剩下的“湿垃圾”有两条路可走。

    “一个是提前准备一个袋子,把它带回家或者带到单位,扔到应该扔的垃圾桶”,边站长还不忘提醒,饮料瓶等扔进可回收垃圾桶前,一定要排空,“另一个就是看看所在的地铁站有没有便利店等设置了湿垃圾桶的地方,比如人广站,你就可以扔到那些商户所设的四类垃圾桶。”

    今天在地铁里

    你给垃圾分类了吗?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