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事业 让盘州农村散工变身“产业工人”
2019-08-15 09:43:11
  •     红心猕猴桃一直是六盘水市的特色水果,近年来,种植地区和面积也不断扩大,盘州市双凤镇板桥基地就是其中之一,三百多亩的猕猴桃基地,不仅收获了甜蜜的猕猴桃,还让当地村民从农村散工变身“产业工人”。

    在双凤镇板桥基地里,一棵棵伞状的猕猴桃树上,一个个小袋子套着的猕猴桃即将迎来采收季。基地负责人李开友和薛官屯村村民冯安显正忙着检查猕猴桃的水分和枝丫。

     李开友告诉我们:因为这个地方光照太厉害(强),风太大,如果不套袋的话,这个果子会被风吹了到处撞,造成果子外表受损,到时候做不成商品果。7a860afb91f442f6bbf46e53353ff498.jpg

    因为双凤镇海拔低,光照强,种植出的猕猴桃甜度高,市场销路也比较好,成熟后,由总公司以20元每斤的价格统一收购销往外地。

    盘州的猕猴桃一直走俏市场,李开友十分自豪说:“这里的猕猴桃主要优势就是它的口感,一样的品种,这个地方种出来的口感就比其他地方口感要好,因为这个地势属于胶黏性质,胶黏地,它不属于沙土,如果是沙土种出来的猕猴桃,种出来就没有这个口感好。在营养方面,像这个地种出来的猕猴桃就要好点,它含维生素D最多”。0fd88512b8b245efb7cb2b82b7f50a9b.jpg

    从2015年起就在基地务工的冯安显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猕猴桃的管护技术,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成了基地的固定工人,工资也由原来的每天60元变成了3600元/每月。

    村民冯安显向我们说起了在基地里就近务工的好处:“在这里也能照顾得了家里,土地是租在(流转)这里面的。就是剪这些枝丫,绑这些枝丫,哪些该剪不该剪啊,像这些枝藤有些该剪,有些不该剪,这些都懂的”。

    基地建设之初,冯安显就将家里的4亩土地以86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到基地种植猕猴桃,5年的猕猴桃管护经验,让他在基地成为了一名“师傅”,指导近30名村民在基地务工。0b0b4513192f4e08bf309475fbb135d7.jpg

    2017年开始产生效益的猕猴桃基地,如今每天固定务工人数30多人,每年工资支出30万,让当地群众从“农村散工”变成了基地的“产业工人”。

    (全媒记者 许波 许丹 马康特 报道)



    编辑:杨跃波 罗从军 (实习)徐海燕  余明丽 

    责编:肖园园

    监制:许 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银杏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