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10:00,“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六盘水:一座‘三线’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在贵阳举行。
为了让记者朋友们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同志,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留芬同志,贵州水矿集团组织部原部长、“三线”建设者汤群同志,请他们围绕“六盘水:一个三线城市的转型之路”主题作介绍,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介绍道:乌蒙山磅礴雄奇,北盘江千回百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六盘水的梦幻神奇。登上巍峨雄壮的“贵州屋脊”韭菜坪,您会喜欢上那份高远、那份辽阔、那份山花烂漫;驰骋在“百里乌蒙千仞壁,一地锦绣万树花”的乌蒙大草原,可以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难得一见的佛光就在前方;在这里还可以凭栏远眺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的雄伟身姿。不同时期形成的文化造就了六盘水多彩的人文风情。一是远古文化。30多万年前,“盘县大洞人”在这里生活,留下规模罕见的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二是历史文化。春秋牂牁地,秦汉夜郎国。这里曾是夜郎国故地,夜郎王宫坐落六枝牂牁江畔。三是红色文化。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在盘县九间楼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盘县会议”,会址保存完好。四是“三线”文化。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建设大军挥洒热血、战天斗地,“三线”博物馆保存着这段历史。五是民族民间文化。千百年来,彝族、苗族、布依族等44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在这里同台竞演。
国际商报记者提问:余留芬书记,您好!近日人民小酒商标获批注册,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请问下余书记,在进一步做大做强人民小酒实现产业旺、乡村兴方面,您有哪些打算?
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留芬回答道:对于岩博酒业和岩博村来说,“人民小酒”商标的成功注册,的确是一件非常令人激动的喜事。因为“人民小酒”是岩博村几千位老百姓共同的产业,凝聚着全体岩博人的心血和汗水,是大家拥抱美好未来的共同希望。“人民小酒”商标的成功注册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保护知识产权和生产经营同样重要,企业不光要抓好生产、拓展市场,还要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品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今年上半年,“人民小酒”销售额在8000万元左右,带动贫困家庭及周边群众增收约3000万元。实践证明,稳定脱贫需要产业支撑,没有持续发展的产业作为后盾,已经脱贫的贫困家庭随时可能返贫。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我认为“产业兴旺”是基础,我们将努力发展好“人民小酒”这个产业,更好地吸纳周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更好地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下一步,岩博酒业将从以下方向发展。一是紧紧围绕“产业兴旺”这一目标,以“人民小酒”作为核心产业,带动高粱、蔬菜、水果等种植业和生猪养殖、火腿及猪肉制品、饲料生产、有机肥加工等产业同步发展,全力打造循环产业链,力求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最大化。今年“两会”后,岩博村开通了5G网络,圆通速递在我们村里建立了寄递点,制约电商发展的通讯和物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全村的农特产品外销更加便捷。我们将充分用好这些便利条件,不断深化“三变”改革,大力发展以“人民小酒”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发展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二是在现有基础上再制定新的发展目标,探索走好高端化、国际化的道路,用国际化标准来引领岩博酒业发展壮大,推动“人民小酒”不断做大做强。坚持“酒品就是人品、酒质就是生命”的品质观,保证“人民小酒”质量,提升强化“人民小酒”品牌价值,形成强大的品牌力量。以岩博酒业作为支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胜地,让“每个岩博人每天都有一瓶酒的收入”的愿望变为现实,把岩博乃至周边村寨建设成为“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的美丽乡村。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和健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及时申请注册专利,全力维护好“人民小酒”的品牌信誉。同时,坚持“传承、情怀、原生态”的发展理念,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整合岩博独有的生态、环境、人才等各方面优势资源,打造岩博的专属品牌,全力推动“人民小酒”及整个岩博酒业进不断做大做强。
(来源:贵新发布)
编辑:杨跃波 罗从军 (实习)徐海燕 余明丽
责编:肖园园
监制:许 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