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盘州市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第一审判团队竹海巡回审判点利用便携式巡回审判设备,搭建起简易“科技法庭”,在竹海镇独迷村就地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赡养纠纷案,整个庭审活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直播。
本案中,原告杨某和陈某夫妇均已年逾古稀,膝下共有六女四子,由于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不久前陈某又不慎摔倒,导致腿部骨折,现仍卧病在床,需要子女生活上的照顾和经济上的保障,十个子女却因为赡养问题和陈某的医疗费分担相互推诿。
杨某和陈某多次要求十个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并邀请亲属加以劝告,结果均遭到拒绝,后村委会组织调解未果,无奈之下,杨某和陈某一纸诉状将十个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十被告履行赡养义务,共同每月支付二原告赡养费1200元,并承担原告陈某的医疗费用。
受理该案后,法庭工作人员积极引导二原告申请法律援助,并立即向十被告送达了应诉材料。在案件送达过程中,承办法官初步了解到,被告之所以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原因有三:一是认为二原告在代为照顾孙子的问题上“偏心”,十被告相互猜忌,认为自己支付给二老的生活费被用在了其他子女身上,遂不再支付赡养费;二是认为原告陈某是在带孙子期间摔伤,帮哪家带孩子就应该由哪家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三是认为按农村旧俗,女儿已出嫁,赡养老人是儿子的义务。承办法官考虑到二原告的实际情况,到法庭参加诉讼不便,且本案在农村较为典型,为妥善化解矛盾,达到审理一审、影响一方、教育一片的目的,决定利用移动便携式科技法庭进行巡回审理。
庭审中,承办法官充分听取了原被告双方的意见,全面调查了案件的事实。针对案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了释明和讲解,并从法理、情理、家风等方面,对十被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因被告人数众多,对赡养费和医疗费的数额和承担方式争议较大,当庭调解未能达成协议。
承办法官充分考虑了二原告的意愿以及十被告的经济状况、盘州市的日常生活水平、贵州省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等因素,当庭作出判决:一、由十被告自2019年9月起,各自于每月25日前按月支付原告杨某、陈某赡养费120元,直至原告杨某、陈某死亡时止;二、由十被告每人支付原告陈某医疗费618.9元。
庭审结束后,旁听群众对案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承办法官结合《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向双方当事人和旁听人员对判决进行了释明和讲解,教育在场群众,子女对父母进行赡养是法定义务。作为子女,不但要在经济上供养,还要在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且该赡养义务不得附加任何条件,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赡养,儿女都一样,女儿和儿子都属于老人的第一法定顺序继承人,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承担同等的义务。
讲解结束后,法庭工作人员为在场群众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家事审判法律法规汇编、医疗保障扶贫政策以及扫黑除恶等宣传资料,并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
(文 魏鸿霞 图 郑杰)
编辑:杨跃波 罗从军 徐海燕(实习)
责编:肖园园
监制:许 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