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初秋,步入盘州市普古乡,诗句里质朴悠远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小洋楼”间,花木扶疏。休闲广场上,人们嬉戏、跳舞,其乐无穷。环境优美、邻里互助、生活多姿,一股文明之风让人倍感和煦清新。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美丽的地方,过去竟是出了名的“老大难”——群众上访现象年复一年,小伙子不干活,喝酒打牌娱乐多,拉帮结派、无端滋事等破坏正常经营秩序的现象频频发生。 从一个软弱涣散、乡风糟糕的“穷地方”,到如今乡村美、群众富,这个盘州市最偏远的乡镇是如何做到的“逆袭”? 这一切,得益于普古乡针对“乱象”,给出别样的“开刀”方式,“交友治乱”坚持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的原则,以待朋友的方式开展群众工作、治理“乱象”。
——做好调解矛盾纠纷的朋友。 在治理乱象的过程中,普古乡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积极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并采取说情、讲理、司法并重的方法,真正从根本上化解好群众内部矛盾。 自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工作以来,普古乡干部始终以朋友的立场做好与群众调解矛盾纠纷的朋友,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进一步避免了重大风险,共排查矛盾纠纷156起,目前已化解154起。 ——做好宣传惠民政策的朋友。 “把增进群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普古乡干部开展“治乱”工作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放在心底的一个赤诚承诺。 面对由“乱”而生的难题,普古乡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各类惠民政策的宣讲,让群众对干部、政策满意,做好宣传惠民政策的朋友,增强群众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 过去,村里“嗜酒如命”的黎得高,生活过得浑浑噩噩,一年前,在乡村干部不计其数上门宣讲政策、分析利弊后,戒掉了酒,打起了零工,迎来了亮堂的未来。
——做好代办村民事务的朋友。 在普古乡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总能看到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忙活在群众的家长里短间,他们虽有着驻村干部、帮扶干部、第一书记、村支两委干部等不同的身份,但却都只是为了做好了代办村民事务的朋友,让群众感到更幸福。 他们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用心用力用情的开展各项为民服务工作,为普古的治乱工作注入了一股温暖力量。 ——做好引导加快发展的朋友。 治标还得治本,发展产业,让群众有出路,有钱赚,才能真正根治乱象。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富起来,普古乡高度重视旅游开发和产业布置,先后打造了4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娘娘山,通过“三变”模式发展了刺梨、精品水果等一系列经济产业,将旅游富民、产业富民作为努力方向,做好了引导加快发展的朋友,增进社会和谐幸福。 曾经塘边村不太积极的周坤福,如今在村集体的带领下,动手发展起了刺梨和养蜂产业,翻倍的收入让他主动放弃了低保,主动申请脱贫的他在两年前顺利脱了贫,过上了红火的日子。
——做好倡导文明新风的朋友。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普古乡干部都清晰地认识到,文明新风对于一个乡村的重要性。 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普古乡高度重视文明新风倡导,从导向、规划、阵地、培育四个方面研究部署,安排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引领新风。 以群众会、返乡农民工茶话会、火笼会等方式宣传发动遏制陋习,将文明新风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做好倡导文明新风的朋友,以上率下,切实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面对面、心连心,没有花招,只有实招的“以友治乱”,让普古的村静了、心齐了,未来更美了。 如今,普古乡正用一个个文明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为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绘下“幸福印记”。
来源: 天眼新闻
编辑:杨跃波 罗从军 徐海燕(实习)
责编:肖园园
监制:许 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