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2019-10-08 15:48:41
  • “寒露悄然至,几度秋意浓”,寒露与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两个节气。

    当四季的辰光走至寒露,就代表一个秋天走至深处。秋风乍起,梧桐叶落,疏雨潇潇......秋天深了,愿有人为你添衣裳。

    寒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1、秋天深了,尚有菊花在傲然挺立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移至黄经19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意思是说:寒露节气后,集天地之精华的露珠因为冷寒,而将欲凝结,放出微微寒光,“寒露”由此而得名。

    “寒露”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如俗语所说的,“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雁字南归,倦鸟回巢,秋意渐浓,秋寒愈盛,人们会愈加眷恋家乡的温暖。

    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是飞物化为潜物。古人们懂得如何抛开外在形体的束缚,把握并记忆季候的本质。

    “菊始黄华”,华者,花也。

    天地间的草木都因为阳气而开花,却唯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菊花,也便成为了秋天的象征。

    寒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菊花是有名的文化之花,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

    菊花凌寒而开,经历风霜,生命力顽强,这正好契合了古人所崇尚的高风亮节。

    菊花所给予中国人的感悟,也便镌刻为一首首名诗名篇,长久地吟哦于人们的口中。

    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在这凄清的秋日,菊花的一抹恬淡而坚定的黄,仿佛可以冲散所有的惆怅。

    哪怕秋深了,生命原也该如菊花般,自有一种风骨,西风残照中,傲然挺立。

    2、秋天深了,春的讯息已不远了

    《列子·汤问》中说,“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是第一个带“寒”的节气,之后还有“小寒”、“大寒”。

    智慧的先民们,单单只用一个名称的转换,就能让人体味到季节时令的婉转“冻”人。唇齿间轻轻念出,仿佛也能感到寒意逼人,有着按捺不住的“凉”。

    节气的“凉”与人生的“凉”,有时并无二致。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感慨: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应是作于公元1182年到1192年间,此时词人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

    眼看国势日殷,自己却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词人于是想到年轻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最喜欢登上高楼,为了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也要强自说愁。

    而今,终于尝遍了忧愁的滋味呀,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有淡淡的一句“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由少年而至中年、老年,生命中的愁苦只会体味得愈加真切,可能说出口的愁苦,却已越来越少。

    儿时为一只糖果的破碎,也能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长大后,哪怕遍体鳞伤,身上的负担重逾千斤,也只能咬咬牙,继续向前走。

    生命中的风霜早已教会了我们,何谓忍耐,何谓真正的成熟。

    寒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却道天凉好个秋”,由初秋到深秋,一晃眼间,凉气已沉沉递进;蓦然回首,已是寒渡千山。

    一如不知不觉间,我们生命的年轮已走过几圈,早已变得无比坚韧。哪怕枝叶在西风中萎尽,枝干却依然挺拔,瞻望四方萧条,沉静地等待春的来临。

    3、秋天深了,愿有人为你添衣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这是一首写于寒露时节的怀人诗。

    深秋,原是最适合静静思念的时节,也是最希冀陪伴的时节。

    天气愈是寒冷,人的心便愈是希求温暖,而最大的温暖,无疑来自身畔的人。

    寒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也因此,寒露时节的许多习俗,其实都更适合与人携手度过。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而寒露恰巧位于重阳日前后,因此人们常会选择在这一天登高望远。

    唐代王维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寒露时节,秋风飒飒,满山红叶,如霞似锦,灿然生姿。

    此时,若是有人陪伴,枫叶便多了几分昂扬壮阔,”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若无人陪伴,枫叶便多了些许冷落凄清,见了便生出惆怅思念,“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时间、季节、时令,这些原就是由人所制定,人们再一一遵循。

    春天生发,夏天成长,秋天收敛,冬天宅藏,我们定义时间,时间又指导我们的生命。

    寒露时节,雨水会慢慢变少,天气干燥,此时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的情况。

    因而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多吃如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牛奶、百合等食品。

    在房间里时,要注意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多饮水,多吃水果,补充水分。

    寒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秋寒渐深,秋意渐浓,愿有人为你添衣裳,愿有人与你常相伴,愿生命中的一切,都饱蕴着温暖,驱散心灵的寒。

    来源:今日头条



    编辑:杨跃波 罗从军  徐海燕(实习)   

    责编:肖园园

    监制:许 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银杏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