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的坚守,见证村医一家三代的“初心”传承
2019-10-24 14:11:16
  • 在盘州市一个叫做雨那洼村的纯苗族村寨里,有这样一个人,在村医的岗位上坚守32年,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初心”,而这32年,也见证了他们一家三代人的“初心”传承。

    作为村子里身份特殊的一个人,村医谢礼云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人,他喜欢带着药箱走村串寨,路上遇到上了年纪的人,主动地招呼人家测量血压。

    保基乡雨那洼村村民易列学说:“谢医生这个人嘛为人又正直、办事也公道,在这点搞村医,为民服务这块也是很好的”。

    1987年元月,顺利通过半年的乡村医生培训进修后,谢礼云成为了雨那洼村的村医。12个村民组,14平方公里,500多户2000多村民,成为了他每天的工作范围,这一干就是32年。

    不过,对于当一名村医,雨那洼村村医谢礼云有点自豪:“下村给人民群众治病,都会受到很热情地接待,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就是我一直的追求。”

    老百姓的欢迎,让谢礼云更加热爱这个工作。父亲也是一名党员,还是村干部,在父亲的动员下,1994年,谢礼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个时候,每个月的补贴是22元,但作为农村党员,每个月谢礼云要缴纳两毛钱的党费,但这是谢礼云最自豪的时候。现在,谢礼云的工资为每个月717元,加上公共卫生等各种补贴,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收入,老谢觉得这很好。

    这几年,由于村卫生室不用再帮村民输液,再加上多了一个“助手”,谢礼云比之前轻松了很多。大女儿谢菊十多年前从卫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结婚生子,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来帮忙。2016年,谢菊也被聘任为雨那洼村的村医,后来又成为了村子里幼儿园的义务校医。

    在父亲的动员下,谢菊也入了党,没有病人的时候,谢菊就会打开手机,带着父亲看《学习强国》或者一些和党员教育有关的网络课件,医务室成了父女俩的“临时课堂”。

    年轻的村医谢菊目标很简单:“我爷爷是党员,我爸爸是党员,我也是党员,把党的精神传承下去,为人民服务。”

    (全媒记者 董元魁 报道)



    编辑:杨跃波 罗从军 

            (实习: 徐海燕 彭浪浪 宋子茹)

    责编:肖园园

    监制:许 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银杏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