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拨米村:“多重”转变助推“多元”发展
2019-11-04 15:34:09
  • c738593a89b64625a0f91b2a9ae3ade9.jpg


      大拨米村,位于盘州市淤泥乡东部,距淤泥乡人民政府驻地7公里,是一个纯彝族村寨。


      跟随村主任王盘生的脚步走进大拨米,这个村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质朴。记者眼前是干净整洁的环境、热情好客的村民、规模种植的农田。


      这一切,都无法与王盘声口中那个曾经的村子联系起来,他说:“原来脏乱差的程度,能达到人都找不到踏脚地,村民早起喝酒,从早到晚都是醉的。”


      而这一切的转变,都得益于脱贫攻坚。2017年12月大拨米村从贫困村中脱贫出列。同时,也带来了人居环境以及精神面貌的改变,改变也加速着大拨米村的发展。

    38e241b32f0d4722a82a502cec71ac14.jpg

            ——整治环境卫生“助”改陋习

      “原来是到处都是垃圾,出门路都没办法走,没人管也没人爱护环境。现在好了,这两年村支两委狠抓环境卫生整治,逐步有了成效之后,大家也都自觉维护起环境卫生来。”村主任欣慰的说起村里环境的改变。


      环境变好了,村民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村民王二福是个“好酒”的人,早起喝酒能醉一整天,通过环境整治王二福也转变了思想,不但会收拾房屋,村里还为他提供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一个月有了600元收入,家里也脱贫了。


      王盘生介绍,:“我们将环境卫生整治划分为公共区域及农户室内外区域,并包保落实到人,开展定期评比曝光,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清理垃圾,全村人居环境“脏、乱、差”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ea5e43a77cde4f36922929ae17f9d467.jpg

            ——提高劳务输出“助”力就业

      在村民王富光家的“小洋房”前,王盘声说起了解决村民最难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市、乡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让他们能有劳动技能,再通过填写务工意向表,协调周边煤矿砂石厂,做到“精准”劳务输出。”


      王富光由此在附近的湾田煤矿务工,一个月4000多元收入,2017年底就盖起了新房。弟弟王富才则在家养猪致富,兄弟齐心将生活条件越过越好。


      大拨米村通过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帮助解决劳动力就业96人,其中贫困户47人,大幅度的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确保村民实现稳定脱贫。

    b29c047ed51147c78642d0058aed20c6.jpg

            ——布置特色产业“助”推发展

      村主任王盘声站在连片的刺梨产业基地说:“大拨米村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是发展产业的好地方。”


      说起产业王盘生滔滔不绝:“我们每年种植红米1000亩以上,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精包装后打开了销售市场。”“还在刺梨产业地里发展林下套种,种植工业辣椒600多亩。”


      “通过用好深度贫困村50万元种养殖资金,再融资200万元,建成养猪2000头的大型养猪场,实施了“养猪+酿酒+饲料原料种植”为一体的种、养、酿项目,既增加产业附加值,又实现效益最大化。”

    920626c1b69c4a45b26f4114a536328f.jpg

           大拨米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制定产销对接机制及利益联接机制,根据不同季节,引导群众种植红米,发展林下套种中药材玄参、油菜、土豆等特色产业,为全村增收50万余元,带动了村子的致富步伐。


      据了解,目前,大拨米村已实现全部贫困户脱贫清零目标,正昂首阔步走在发展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全媒记者 刘庚 唐淳 景诗瑶  报道)



    编辑:杨跃波 罗从军 

    责编:肖园园

    监制:许 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银杏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