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刚到盘州市调研刺梨产业发展工作。他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书记孙志刚视频督战水城县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下大力改造提升刺梨基地,充分发挥刺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刺梨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六盘水市委常委、盘州市委书记付国祥参加调研。
“每亩种了多少株刺梨?”“盛挂果的有多少亩?”“去年亩产多少斤?”“现在管护的劳动力够不够?”带着这些问题,李刚来到盘州市盘关天富刺梨园区,与园区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基地管护、刺梨产量、市场销售、助农增收等情况,并走进石漠化治理示范种植区查看生态建设成效。
李刚说,刺梨根系发达、耐瘠薄、耐干旱,适应性强、生长快,在石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过程中,要积极推广刺梨种植,利用刺梨的这些特性,固土保水,防止水土流失。胜境街道大箐村刺梨基地里,村民们正在翻地除草。基地负责人介绍说,在基地里套种的魔芋,不抢土壤肥力而且喜阴,去年亩均增收4000多元,现在刨出往年套种余下的魔芋作为种子卖出后,还能抵消部分管护费用。李刚要求林业部门认真研究,结合刺梨生长特点和基地的海拔、土壤、日照等因素,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套种合适的林下作物,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调研中李刚强调,刺梨摸起来扎人,吃起来养人,是贵州山珍、凉都圣果。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和“六个转变”要求,做实工作、做精品质、做高效益,推动刺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带动贫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在调减低效作物种植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在经济效益相同的情况下,优先把刺梨作为替代作物。
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套种鱼腥草、魔芋、大豆等林下作物,提高刺梨基地的综合产出效益。要抢抓春耕生产有利时机,加强刺梨基地管护,全面落实补植补种、抚育施肥、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抓紧推进刺梨标准化基地改造提升,着力打造一批“吨产田”,不断提高果品质量和亩产。
来源:六盘水台
编辑:罗从军 谢吉文(见习)
责编:易俊
监制:许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