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春暖花开。盘州市刘官街道瞿家庄村二期蔬菜种植基地大棚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村民在家门口辛勤务工,脸上挂满了喜悦的笑容。这一切都来源于鞍钢集团攀钢的结对帮扶——以党建引领带动产业扶贫、建设扶贫、民生扶贫,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解决村民生产难、出行难,让村民收益逐步增加。
曾经的瞿家寨村出行难、用水难、路不通,产业项目就引不进来,缺乏灌溉水,就只能种玉米等耐旱作物。要想解决瞿家庄村的难题还需对症下药、建设扶贫,便是攀钢帮扶开出的药方。
通过援建项目,如今的瞿家庄村核心区设计灌溉面积800亩,建有输水管道9.55公里,于今年1月已实现农业灌溉,使用年限可达15年;除此之外还投入135万元新修建道路1.82公里,将于4月底完成路面硬化,兼顾产业和村内通行,解决道路安全隐患。
瞿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凯 :“以前这里缺水少路,没有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作物,自从鞍钢集团攀钢进来帮扶以后,给这个瞿家庄村的老百姓把水引来了,路也修好了,现在所能看到的全都是我们布置的“毛细血管”,也就是对农作物的喷灌系统。现在老乡再也不种苞米了,主要种小麦。另外,下一步还要种小米、小黄姜等经济作物。从原来的被动选择到现在可以主动选择、主动出击,我觉得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从被动选择到主动出击,从扶贫“输血”到产业“造血”,驻村第一书记何凯一直把提高村民收入作为帮扶工作的最终目标。通过产业务工、年度利益联结费用等方式,实实在在将产业收益与老百姓挂钩,让他们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在二期蔬菜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工地旁,村民冯万芹每天都可以在家门口务工,这让上了年纪不便外出打工的她与家人有了收入来源。
记者:自家土地流转了多少过来?
冯万芹:我们流转了两亩多
记者:那一天能挣多少钱呢?
冯万芹:一天我家两个人能挣得一百多块钱。
记者:两个人一百多?
冯万芹:嗯嗯,我家老两口都来。
在蔬菜基地的一旁,可以看到一排果蔬基地功能用房,这是为日后蔬菜基地提供日常使用的场所。
除了谋划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外,攀钢坚持帮扶把政策、技术、实惠送到家,到村民家中“拉家常”也成为何凯的工作习惯。跟往常一样,何凯来到帮扶对象卢平中家。卢平中是典型的老弱病残之家,一家五口,三人带有残疾,家庭经济困难。去年,在何凯的多方协调下,为卢平中援建起猪圈,去年通过养猪给他带来了6万多元的收入。
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瞿家庄村确立“三五八”特色党建工作方法,制定《党员考核细则》,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党组织有活力,为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党员带头,群众跟着干,采取“党建+产业”的帮扶路子,一个个产业帮扶项目高效推进,也让村民的日子有了盼头。
瞿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凯:“从2018年7月以来,我们始终按照国家、贵州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地方需求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促脱贫、“产业扶贫激活力”“民生扶贫补短板” “教育扶贫斩穷根”的扶贫模式,先后投入744.822万元,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瞿家庄村实施了19个群众最急需、最紧迫、最欢迎的项目, 涵盖党建、产业、基建、教育医疗等方面,解决了缺水、少路、无产业等问题。”
(全媒记者 马康特 景诗瑶 报道)
编辑:罗从军 谢吉文(见习)
责编:易俊
监制:许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