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厂人用32年时间,换来了金山银山
2020-05-27 13:20:05
  • 春茶采摘已经结束,夏茶采摘即将开始,民主镇马家厂村支书徐淑莲掐指算了算,今年天气好,茶叶长势好产量高,全村的人均收入将超1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茶叶,她认为这是马家厂人坚持不懈,艰苦奋斗32年种茶护茶的结果。在她看来,32年辛苦付出带给马家厂的,除了腰包的鼓胀,还有将一片荒山变成生机盎然的绿色家园,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马家厂是民主镇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边远、高寒、贫困、闭塞,原本也是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的地方,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使大量森林被毁。土地的瘦博和人口的激增,使人们把更多精力放在开荒种粮上,带来的是生态破坏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吃粮更加困难。土地承包到户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有不少村民为吃粮发愁,马家厂因此成为民主镇最贫穷的村。

    1988年,水利部门在马家厂实施水保项目,看到这里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就发动大家种了2000亩茶叶。1992年和1998年,农业部门在此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继续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动员村民大规模种植。2016年实施“三变”改革,马家厂成立村办合作社,剩下的2000多亩土地全部被合作社整合种上了茶叶,至此,全村6000多亩土地全部成了茶园。

    茶叶种出来了,但茶叶的加工却一直是空白,这种空白直到1994年浙江炒茶师傅背着炒锅进驻,廉价收购茶青炒茶运回去销售,马家厂人才偷师学艺学到了简单的手工炒茶,并从中看到了自己茶叶的巨大价值。

    1995年政府投资建设的糯寨茶厂开始试产,厂里从晴隆请来师傅教大家炒茶,但受体制机制限制,学到真本领的人微乎其微。1997年村民张仕厚承包茶厂经营,他花3万元请来两位浙江师傅教大家炒茶,村里的炒茶爱好者都来免费学习,炒茶技术才得以普遍推广。

    看到张仕厚承包的茶厂经营风生水起,学到了炒茶技术的村民纷纷投入到简便易行的手工茶加工中。他们采来自家的茶青,边炒边学边改进,炒茶技艺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但这种工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在完成原始积累后,更多的村民改用小型机械炒茶,产量得到迅速提升,质量和标准都有了保证。现在全村有9户人家使用机械炒茶,加上两个大型加工厂,每年生产茶叶在15吨以上。

    开始种茶的时候,马家厂人其实并不看好,加上茶叶分属各家各户,导致管理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勤劳的人家,在茶地里套种农作物,通过对农作物的管理,达到为茶叶除草施肥的目的,多数则是让其自然生长,让其自生自灭,产量因此大打折扣,但培育了马家厂茶的优秀品质,使它一问世就成畅销商品。每年明前茶采摘前后,四川和福建等地茶商就进驻马家厂,守着村民把茶炒好,再打包运回当地销售;还有周边很多茶叶爱好者专程开车进村购买、张仕厚茶厂生产的茶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优产品,都是最好的证明。

    今天的马家厂,早已不是山头光光、手头光光,茅草房遍地,吃粮都成问题的贫困村,而是一个绿树成荫,茶叶满山,家家户户采茶卖茶,早已告别贫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柏油路进村、不少人家建起了别墅、购买了轿车的小康村。

    对这些变化,村民马玉党有着切身感受:“以前这一片全是荒山,开始种点洋芋种点秋荞,一年整个几百块钱,后来就整点茶籽果果来栽,政府又发点树苗来栽,这片荒山上现在全部栽成这种了。现在茶叶都投产了,一天摘个五六十块钱,大家都是有经济效益的了。比起那个年时种荞种洋芋,村民的经济效益是翻了一番多,所以周围这些荒山全部改成茶园了。”

    (全媒记者 许斌 报道)



    编辑:罗从军  谢吉文(见习)

    责编:易俊

    监制:许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银杏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