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我和我的帮扶对象
2020-11-02 20:02:03
  • 作为盘州市医疗保障局一名事业单位职工,自从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孙斌就和其他同志一样接到了扶贫任务。

    不同的是,孙斌接到的帮扶任务涉及到了两个村,他的帮扶对象分别是盘州市新民镇上乍勒村的2户人家,和旧屯村的3户人家。所以,总有不明情况的人会问他:“你搞帮扶工作怎么不好好搞?一会儿看你在这个村,一会儿看你又在那个村的。”也是因为这样的特殊情况,在具体的工作中,孙斌总是需要比别人跑更多的路。

    ↓↓↓

    帮扶工作刚开始时,大家都没有经验,孙斌也感到无从下手,于是只好从认真学习政策开始,同时不断和身边的同事们探讨对政策的理解,并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正式展开帮扶工作之后,每到一户帮扶对象家,就先坐下来认真仔细地了解每户人家的的人口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和遇到的主要困难,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回去认真分析他们的致贫原因,对照政策,根据每一户的情况制定出特定的帮扶措施。从一开始和帮扶对象相互不认识甚至有些排斥,到后来亲如家人,他的帮扶工作获得了帮扶对象的认可。
    ↓↓↓

    刘庆菊是一名年近六十岁的贫困户,丈夫已经去世,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和女儿已经各自成家,只有小儿子冯安国和她一起住在早些年自建的平房里。

    孙斌第一次走进她家,看到墙体严重掉皮,上面长满了青苔,窗户是木制的,有几扇合页已经脱落,无法很好地打开和关闭,玻璃大多数已经破损,只用用塑料布草草地遮挡了一下。大约30平米的小院子里,厕所、猪圈,鸡笼混杂在一起。

    当天了解完情况后,孙斌转头就去向驻村工作队反映了情况,帮助刘庆菊对家里的墙壁进行了重新粉刷,硬化了院子的地面,还帮她对猪圈厕所进行了改造。当时,由于破损和脱落的窗户玻璃每一片尺寸都不同,零碎活工人都不愿意上门帮其安装,嫌麻烦,孙斌便亲自测量好了尺寸,上街将玻璃买回来,并安装妥当。

    ↓↓↓
    另一户帮扶户田续帮家一共有五口人,由于他本人患精神疾病常年住院,家里的一直是妻子王龙辉扛着家庭生活的担子。两人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在外打工,但小儿子当时还在上高中。田续帮家所住的旧屯村拥有万亩梯田,是得天独厚的致富条件,精准扶贫以来,他家在盘州市人民政府和新民镇人民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发挥自身优势,种植了二十多亩红米。
    但红米生产出来,销售又成为了一大难题。为了帮助他们,孙斌利用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帮其宣传,通过他的宣传,有的人亲自到田续帮家去大采购,但更多的是通过朋友圈订货的零散购买者,每个人一次大概买三四十斤,不方便上门买米的,孙斌都用本子记录下来,亲自开车把订购好的大米拉到城里,送到购买者的手上。因为自用车容量有限,拉不完的时候他还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求助有车的朋友一起帮忙。一年下来,也帮忙卖出去好几千斤米。

    现在,田续帮本人到盘州市安宁医院入院治疗,政府承担大陪份的医疗费用,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已经稳定就业,小儿子也已经考上大学并参军入伍了,生产生活就医等问题都得到了保障。

    ↓↓↓
    除了个人帮扶外,孙斌同志还积极参与到新民镇上乍勒村和旧屯村工作队的各项工作。路面硬化,老旧房屋拆除、村居环境卫生整治,小康菜园等,得到了驻村工作队的一致好评。

    · END ·

    (盘州市医疗保障局 投稿)



    编辑:罗从军  刘步 

    责编:易俊 王曦

    监制:许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银杏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