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埋在盘州的明朝大官,吴承恩当年很感谢他
2020-12-02 10:49:19
  • 有文史爱好者在搜集盘州境内滇黔古驿道的影像资料时,偶然听说沙沟有至少四座明代墓葬组成的墓葬群,其中一座的主人是浙江知府,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在一片高过头顶的杂草地中找到了这个墓葬群。

    9ab00115368b4236b6815ee1e824090b.png

    由于年代太久远,墓碑上的字已看不清楚,几经推敲,依稀可辨认出一墓碑正中刻有“XX诰封中宪大夫浙江右参政古愚卲XX”等文字,碑的一侧刻“乾隆四十一年X月十三日重修,嗣孙X提X”等文字,其他字迹已难以辨识。
    据考证,在明代,官居参政的邵氏普安州人只有邵元哲。卲元哲字晦之,别号古愚,与碑文内容相符。《乾隆普安州志》记载:“卲元哲是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任民部主事、淮安知府、山东副使、云南右参政、浙江右参政”等职,卒年不详。《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记载:“万历十年七月己未,… 调云南右参政卲元哲 … 于浙江”。
    据淮安文史资料网记载,邵元哲在淮安知府任上淮安久罹灾伤,民困至极。知淮期间,其有为有守,轻徭薄赋,民得渐苏,受到淮安百姓的爱戴。邵元哲升任山东副使临行之际“淮人无老幼遮道泣送之”,于龙兴寺东禅堂内立像“祀之”。邵元哲特别敬重文人学子,万历五年邵元哲在招隐庵招待好友郭第时,邀吴承恩作陪,为此吴承恩赋《邵郡公邀同郭山人饮招隐庵》诗一首,诗中“多幸山公怜病客,许陪高逸侍清严”抒发了他受邵元哲垂青邀陪郭山人的感慨。相传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手稿,也是因邵元哲遣人在洪水淹城时助吴承恩搬运方得以幸存问世。
    在邵元哲墓一侧,还有一座形制规模更大的墓葬。石碑正中铭刻四个大字“永锡祚胤”,一左一右刻有“世代、荣昌”各两字,右侧刻有“乾隆四十一年XX”等文字。按形制规模和习俗,极有可能是正德十一年中举、官至重庆同知的邵华谱的墓葬。据推测,这几座在沙沟的明代卲氏坟茔由于洪涝受损,邵氏族人在乾隆四十一年进行了重修,才得幸保存至今。
    邵氏是明代普安州的书香世家,邵华谱正德十一年考中举人,历任保山知县、永昌府同知、后官至重庆同知;邵元善嘉靖二十二年中举,官至四川按察佥事;邵元高嘉靖三十一年中举,官至同知;邵元哲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参政;邵以道万历元年中举,官至云南通判”。邵元哲长兄邵元吉则因弃考从孝、忠孝友悌,成为当时敬老怀幼的典范。

    (通讯员 许维红 报道)



    编辑:罗从军  刘步 

    责编:易俊 王曦

    监制:许波

    总监制:侯武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银杏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