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万文贤 翟利巧 实习生 刘晓璐 蒋忆秋 报道)8月25日,记者来到乌蒙镇二台坡村三组,看到了一屋子白花花的蚕茧正在等待抽丝,这是朱加绕养殖的蚕结成的蚕茧,他即将迎来今年第三批蚕丝的丰收。
2017年,朱加绕在四川宁南县游玩时,了解到当地桑蚕业兴盛,他发现桑蚕业的前景广阔,于是辗转四川、云南等地学习了养蚕技术。2017年11月,朱加绕流转100亩土地开始在村里种植桑树,建立了5亩养殖厂房,第二年就开始进购第一批蚕卵进行孵化养殖,成立了盘州市兴桑蚕种养殖产业基地。
在朱加绕的不断学习和精心管理下,他的桑蚕种养殖产业已经步入正轨,桑叶的采收可以从四月初一直持续到十月中旬,为养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而每年春夏秋三个季节能够养殖四批蚕,而今年第三批蚕达到了23张纸左右的蚕卵数量。
朱加绕介绍,“23张纸”这种说法是桑蚕业专用数量词,1张纸约有3万只蚕卵,消耗1200斤桑叶,最后平均每张纸能产出80-100斤蚕丝,每一批蚕可以产出3000-4000斤蚕茧,抽丝400斤。
养蚕是一个能够快速获得收益的养殖产业,蚕卵孵化后蚕经过24天成长周期,度过四次睡眠期,便开始吐丝结茧,开始吐丝6天左右就能抽丝开始出售,养殖周期很短,经济效益也高。朱加绕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今年销路也是不用愁的,预计总收入能达到30万元。
小小的蚕茧浑身都是宝,结茧后蚕丝可以做成蚕丝被,一斤蚕丝380元,制成8斤重的蚕丝被能够卖出3040元的好价格,朱加绕的产业基地制作的蚕丝被品质好,所以前来订购的人很多。而蚕蛹则以15元每斤的价格出售给周边乡镇的餐馆。
因为销路好、收益高,两河街道、柏果镇、坪地乡等地的农户找到朱加绕,也想学习种养殖桑蚕的技术,朱加绕无偿将技术教授给他们。今年,朱加绕又投资120万元,流转200亩土地种了新的桑树,扩建库房、加工房、烘干房、蚕棚共计3000平方米。
说起以后的打算,朱加绕希望自己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发展桑蚕业,让更多人发家致富,他打算动员二台坡村的村民也来跟他学习养殖桑蚕技术,把种养殖规模扩大,带领大家一起走出致富新道路。
编辑:杨跃波 肖蕊 实习生 蒋思宇
责编:易俊 王曦
监制:许波
总监制:侯武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