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马云 张莹莹 报道)普田乡是我市回族群众人口最多的乡镇,历经数百年,孕育出一道驰名省内外的美食—普田牛干巴。
普田牛干巴源于回族群众的饮食习惯,为了方便保存而在每年入冬开始腌制牛肉;如今,普田牛干巴已成为普田大部分群众餐桌上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招牌菜,也成了普田乡一张响亮名片。对于平时大酒大肉习惯的吃客来说,偶尔有机会品尝到真正的“普田牛干巴”,一定会味蕾瞬间打开,食欲大增。
优质的普田牛干巴采用山泉为饮,草本为食的本地小黄牛为原材料,经过传统、复杂的工序制作完成,形成了它独特的风味,让牛肉得以升华。不同位置的牛肉腌制出来的味道是不同的,普田群众一般选取肥壮黄牛后腿等部位的优质牛肉,加以适量食盐、花椒等调料,采用搓揉、腌制、晾、晒、风干等工序来腌制。历经二十天左右腌制的牛干巴,出缸之时已经是色香味俱全,经传统炉火烘干,让它变为与鲜牛肉差异巨大的盘州美食。
独特腌制方法制成的普田牛干巴,晾晒之后可直接用于烧烤,油炸,火锅、蒸菜等,相较于鲜牛肉,在烹饪干巴时可以减少不少工序的同时,又具备更好的口感和更浓郁的味道,在寻常百姓家、牛肉馆、招待宴席中,一直深受欢迎。
普田乡大木桥村群众张林:以前条件不好,每一家都是三两家一起宰一个牛,现在改革开放比以前好了,每家都宰一只,进入十冬腊月,每一家都制作牛干巴,存放,为了下一年的生活保障。
之前,盘州市一直没有规模化加工制作普田牛干巴的企业;2020年,普田乡群众丁鑫等人在普田乡投资建设牛干巴制作生产企业,让普田牛干巴的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带来契机。
贵州京牛座食品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丁鑫:普田牛干巴历史有五六百年了,以前都是老百姓各家各户腌制少量自家吃,现在我们来做这个企业的目的,就是想用老百姓的传统技术,把普田牛干巴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致富。
编辑:杨跃波 肖蕊
责编:易俊
监制:许波
总监制:侯武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