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张莹莹 何征宇 报道)在盘州市第十二中学,一座占地120平米的智慧大棚将传统农业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运动结合在一起,用“智慧农业栽培系统”为学生们上着一堂堂生动的劳动课。
记者在智慧大棚劳动教育基地看到,任课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着课,大棚内所种植的草莓、西红柿、香菜等果蔬作物长势喜人。据了解,智慧大棚拥有完善的温度、湿度、光照控制系统,通过多种信息技术为基础,实时监测着大棚内的温度、湿度、PH值,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并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可以体验到传统农业中蔬菜、花卉的种植与生长过程,也可以体验到现代科技的力量。
盘州市第十二中学学生董家国:自从学校有了人工智能大棚,在家里面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无土栽培啊,或者是其他的栽培技术,现在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当中,比如说上课,上生物课化学课这些,学到的内容可以结合到人工大棚里面,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趣,课余时间可以学习的东西会更多。
在盘州市第十二中学的创客中心,学生们正认真学习着温度传感器等方面的知识,而这里的大部分所学,都能在智慧大棚里得到体现,学校通过这种“所学即用”的方式,令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充分的兴趣与热情。
盘州市第十二中学教科处副主任向华梅: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还有大数据,我们都可以运用到智慧大棚里面,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人工智能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把这些高科技的东西真正引到学生的身边,让他们学习到这些高科技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作用和影响。
智慧大棚劳动教育基地的建立,以其高技术、高生产率及劳动过程中需要的协作、创造,更好地带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五大功能作用。
盘州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鄢兴:盘州市第十二中学的智慧大棚项目于2021年12月启动,今年3月投入使用,学校采用人工智能加项目学习加上社团实践的课程体系来构建,主要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监测相关实验数据,给我们的教学提供相应的研究,为我们学校、学生,提供更好的社会实践基地。下一步,我们将整个课程体系形成校本课程,打造盘州市的智慧农园创新实践基地,为周边各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也起到示范引领的带头作用,为我们盘州市输送科技创新型的人才,也为乡村振兴助力。
编辑:杨跃波 肖蕊
责编:易俊
监制:许波
总监制:侯武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