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肖润贤 田友福 报道)近日,在保田镇甘河村盘兴高速出口下面的地里,村民们有组织地背粪、犁地、放种、施肥、盖土,忙着种植生姜,一派热闹的景象。
这是忠义供销社发展的生姜示范基地,这片基地就在公路旁边,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以前就是种植生姜的首选之地。
连续很多年来,生姜产业可算是保田镇最富民的产业,生姜上市的季节,川湘鄂桂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车穿梭于各村寨抢收生姜,保田小黄姜一度闻名全国,有的姜农一年种植生姜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一大批生姜种植大户也应运而生。去年,因市场行情变化,很多姜农和大户损失惨重,种植积极性不高,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动姜农的积极性,保住小黄姜这一地理标识产品、生姜产业不衰,在保田镇的引导和鼓励下,忠义供销社以每亩500元价格流转村民的软籽石榴地来种植生姜。
忠义供销社副主任、示范基地负责人 张能:为了保住保田小黄姜地理标识产品,因为这个姜种重了以后,加上市场不景气,老百姓的种子积极性不高,于是我们从老百姓手里流转土地过来以后,打造一个标准示范种植基地,种出效果来给老百姓看,我们还能够通过这个示范基地带动老百姓务工,这个180多亩流转过来的基地,能够代工将近1500个工左右,现在基本上全部在里头务工,这几天一天有四十多个人。
张能介绍,为了确保种植生姜的效益,首先引进先进技术实施标准化种植,保证产量。计划将生姜分类处理,品质一般的用来洗姜销售,好的储存在冷库错季销售,最好的留种下一年种,将行情影响降到最低,既有效控制成本,又合理规避市场风险。在保证示范基地效益的同时,注重标准化种植技术的适用性、推广和普及等示范带动效应,让姜农重拾信心。
附近村民的地流转给了基地,在得到流转费、务工费等收益的同时,在里面务工也可以学到不同于传统的生姜种植技术。
甘河村村民 江文礼:对我们在屋里务农的人来说,非常的好,一天得到150元,来把他们移粪,周边这些老百姓出不去的在家的,一年下来也是有几千块钱的收入。
编辑:杨跃波 肖蕊
责编:易俊
监制:许波
总监制:侯武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