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敖盛良 刘春凤 报道)今年2月中旬,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6个多月的盘州刺梨种子,在实验室里经过一个多月的育种发芽实验后成功发芽。如今两个月过去了,这些从太空归来的刺梨“宝贝”长势如何?我们一起走进中志浩刺梨产业开发(贵州)有限公司的“太空育种”扩繁育种基地去看一看。
走入刺梨工坊“太空育种”扩繁育种基地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原来的65克2000多颗米粒般大小的刺梨种子,早已摇身一变,成了一株株长势喜人的幼苗,孕育出了盘州刺梨的新希望。
中志浩刺梨产业开发(贵州)有限公司在胜境街道投资建设“太空育种”扩繁育种基地,该基地由示范基地、育种基地组成,共计面积420亩,太空种子在实验室经历发芽实验后,移植到基地大棚内培育。基地技术人员说,现在的幼苗还需继续观察长势,待幼苗长至15cm时移植到实验台种植,幼苗长至80—100cm时,进行10亩规模的标准化种植,在幼苗的种植培育过程中,有专人负责观察记录幼苗的生长状况和施肥、土质、气候等数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刺梨育种体系和标准。
据了解,成熟后的刺梨每株可结果10—29千克,进入过太空的刺梨种子每株结果可能更多,这2000多粒太空种子承载着盘州刺梨产业的美好期望。
先上天、后入地,小种子也能迸发大能量。
刺梨种子为啥要飞上太空?难道仅仅是躺在航空舱去太空旅游一趟这么简单吗?这些种子从太空回来之后要多久才能变成一个个刺梨金果果,又要多久才能变成产品到老百姓的手上呢?
航天诱变的过程就像“开盲盒”。
刺梨种子参加航天育种,经过太空辐射、高真空、微重力等影响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基地有关负责人说,太空刺梨幼苗现在还在观察阶段,还没有发现不同之处。但是参考之前的各种其他植物、食物种子“太空之旅”的经验来看,在接受了复杂的太空宇宙环境洗礼后,种子的突变几率得到大幅提升,有部分性状得到改良,但刺梨种子是第一次参加太空育种计划,刺梨种子的遗传物质会不会发生变化、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其中都存在着极大的随机性和不可控制性。
中志浩刺梨集团董事长蔡志林说:“我们都对‘太空种子’充满信心!他希望太空的特殊环境可以促使种子产生有益的变异,使其具备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优势。虽然突变的方向还不能确定,但是刺梨种子“上天”,更加坚定了盘州刺梨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编辑:杨跃波 肖蕊
责编:朱雯 刘庚
监制:邹勋 许波
总监制:侯武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文明盘州》、《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邮箱:2032875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