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翁保村:鼓了腰包,绿了青山,生态护林一举两得
2019-12-21 17:06:35 何登成 杨昌林 计秘密
  • 莫问春曦几更还,腊月犹是不觉寒,冬日午后,罗甸县沫阳镇翁保村仍是暖意绵绵,万亩林地郁郁葱葱,鸟叫声不绝,阳光洒过,便是一阵金灿灿的耀眼。


    沫阳镇翁保村村貌

    “这几年生态环境好多了,村前的那条小溪再也没有断流过,空气也清新了,水土也保住了。”站在山前,村支书陆建设感慨万千。


    从前的翁保村,村民生态意识不足,加之经济落后,生活迫使村民盲目开荒拓垦,伐木取火,造成林地毁坏、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多发,村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山穷则水尽,穷则思变,2001年至今,翁保村积极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要求,村民主动退出800多亩耕地还林,“和尚山”从此走上了“还俗路”,翁保村迈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第一步。


    2016年,罗甸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要求,开展了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工作,选聘以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又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为对象,林业精准扶贫在助力生态恢复的同时,又给翁保村的贫困户带来了脱贫增收希望。


    生态护林员们进行合影

    “一人护林,全家脱贫”,同年9月,村民王仕伟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34岁的他是翁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父母早逝,从小便自力更生,尤其结婚后,妻子多病,两个小孩读书需要照顾,不能外出务工,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全家都指着他一人过活。


    “现在每年能领到10000元的补助,全家生活终于得到了保障。”如今王仕伟的脸上也渐渐多了笑容,一家基本摆脱了贫困,肩上的担子也轻了许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3岁的王仕信同为生态护林员,早年妻子患癌,几乎花光了家中积蓄,因病致贫,今年,村支两委综合考虑,将王仕信选聘为护林员,虽来得最晚,感受却是最深。


    “精准扶贫实惠可不止我们得到,我们守护这片山,这片山也在回馈村里的人们。”王仕信说,现在生态好了,山上的青冈林、松林里的青冈籽和松籽一天就能捡几十斤,到野生菌出来的时候,多的时候一天就要捡六七百块的菌子。天气热,雨水足的时候,收野生菌的小贩就会来村里蹲点,一天要收几百斤,家家户户可都得过大山的实惠叻!


    “早上八点,中午两点,一天两趟,一趟1个多小时,工作不轻松,可我觉得很值得!”今年60岁的陆腾雪已经担任护林员两个年头了,“现在进入了枯草期。是一年中隐患最大的时候,只要一点儿火星,就会引发山火。”生态护林员责任重大!


    “我们翁保村近20年都没有发生过山火了。”神情里,陆腾雪透露着骄傲。


    通过多年的宣传,翁保村村民的环保意识、防火意识不断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根植在每一个村民的心中。“就业-保护生态-脱贫致富”生态护林正在形成一个良性闭环。


    据驻村工作队第一队长莫英贵介绍,翁保村有生态护林员7名和森林防火应急分队20名,共同保障全村13779.15亩林地的生态安全,目前,翁保村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下一步,翁保村将紧扣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为村民拓宽增收致富的路子。


    来 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作 者|何登成 杨昌林 计秘密

    编 辑|黄学保

    编 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