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服”变成防护服,90后“准新娘”奋战疫情防控第一线
2020-01-31 14:00:00 肖家云
  •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五,山水湖城阳光恣意天朗气清。

    罗甸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在罗甸县疾控中心办公楼内,彭颜萍整理完头天晚上的调查资料,看着窗外明媚的天空,心里感触很深:这样也挺好。

    彭颜萍今年27岁,是罗甸县龙坪镇云干社区人,2016年7月毕业于黔南医学专科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后应聘到罗甸县疾控中心,成了该中心最年轻的工作人员。当“战疫”打响,具备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的她,在校期间就入了党,已是几年党龄的老党员,自然就成为了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监测工作组的重要成员。

    “从除夕那天开始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已经绷紧弦没日没夜地干了五六天。”彭颜萍说,她把春节结婚的打算忘得一干二净。

    她还说,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她将穿上漂亮的结婚礼服,在伴郎伴娘们的簇拥下,热热闹闹地从罗甸县城的街巷穿过。但工作的特殊性让她主动取消了婚礼,疫情就是使命,疫情就是担当,她穿上了蓝色的防护服穿行在县医院和中医院的各个楼宇间,从猝不及防到从容不迫……

    “只是几天,却感觉长大了几岁。”向记者诉说几天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经历时,彭颜萍深有感触。

     

    一线调查中

    时钟拨回1月25日晚上10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来。

    “刚刚接到了县指挥部通知,县医院有一个可疑病人,马上到单位集中出发。”熊剑既是县疾控中心流行病股的负责人,又是彭颜萍的老大哥,一起共事了三年多了,感情很深。

    “虽然才吃过她的喜糖,我打电话的时候还是没有一点儿迟疑。”熊剑说,面对这场输不起的“战疫”,来不得半点儿女私情,作为流行病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责无旁贷要冲在最前面。

    一整天,彭颜萍按照教育部门提供的罗甸在武汉就学学生名单,一一打电话询问返乡后的情况,有没有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返乡用过什么交通工具,经过哪些地方,返乡后都与哪些人有过密切接触……她都一一询问后登记在册,口也累手也累,本想回家好好休息,不料还没休息得几分钟电话就“追”来了。

    十多分钟后,彭颜萍拖着疲惫的身躯出现在单位门口,熊剑示意她收拾装备马上出发。

    “心里有些忐忑。”彭颜萍告诉记者,她对流行病学调查这项工作很熟悉,平时的工作职责就有这个内容,可是这一次不太一样,心里有些紧张。

    她当时并不知道,在罗甸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里,患儿詹某轩的父母比她还要忐忑紧张。

    詹某轩的母亲是罗甸县逢亭镇人,父亲是湖北省武汉市人,1月20日,一家人来到罗甸,打算在这里过春节,没想到小孩子生病,又正赶上“武汉肺炎”大爆发,一家人成了医院密切关注的对象。

    “武汉人,有症状。”主治医生的介绍再次让熊剑和彭颜萍警惕起来。

    一组负责收集病历资料,一组负责询问家属,一组负责与医生沟通,一组负责采样。

    警惕程度与专业程度成正比。彭颜萍很快与伙伴们完成了调查,明确了需要追踪的密切接触者名单。

    “他们一家刚回罗甸小孩就生病入院了,还没有来得及与其他社会关系接触,密切接触者只有6个人,且都是亲人,便于后期追踪和防控。”这个结论让熊剑和彭颜萍都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他们移交给社区的工作量不会很大。

    “詹某轩两次送州检测结果阴性,可以排除!”彭颜萍告诉记者,那个小孩很可爱,她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婚礼被推迟的委屈竟然一扫而空,她第一次感到,原来自己的工作这么有意义。

     s_6bf066e2be7a46598e63a8131ab221c3.jpg

    如果没有这场“战役”,彭颜萍已经穿上了嫁衣

    1月26日,大年初二。70多岁的老人罗某全住进了罗甸县中医院,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需要排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27日中午,医院就把电话打到熊剑手机上,希望他们立即前往调查。

    早一分钟完成一线调查的“功课”,就为疫情防控争取更多时间,也能为老人明确诊疗方向。

    “没有武汉旅居史和接触史,所以这次调查比较没有太多顾虑,工作开展得很顺。”彭颜萍回忆,与之前的那一次参与调查相比,这次从容很多,她们分别和老人的儿子儿媳询问病史,又向主治医生了解入院后的相关情况,其实已经初步排除了老人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但是因为老人病情较重,还是采集了样本送州检测。

    很快,连续两次检测结果排除了老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从最初的忐忑紧张,到现在的坦然面对,心灵得到了净化。”彭颜萍说她更有勇气了。

    “从最初推迟婚礼时的沮丧,到后来的斗志昂扬,精神受到了洗礼。”彭颜萍说,在一线调查中,通过一次次倾心交流,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到病患及病患家属,她必须随时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信心,让青春的朝气感染病患及病患家属。

    “我是一名专业的一线调查员。”彭颜萍说,每一次到医院参加调查,她都会戴好口罩穿好防护服,默默地对自己喊三声加油,然后才信心满满地出发。

    与疾控中心同事一起翻阅病患病历

    “我不是在一线做调查,就是在前往开展调查的路上。”她说,不管是在办公室在调查点还是在家里,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她都随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出发状态”,在待命中,她常常通过抖音或微信朋友圈关注湖北武汉乃至全国的疫情进展情况,向身边的家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她说,作为一名党培养的干部,这种时候应该冲在最前面,她愿意为疫情防控尽全力。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