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的道路上,涌现了许多奋战在脱贫一线的“战士”,而这其中也不乏“巾帼英雄”。罗甸县斛兴街道学府家园安置点综合服务中心专职副主任、思源社区支部书记杨兰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5月,杨兰应组织安排至斛兴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府家园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基层的党支部书记,她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认真履职,积极作为,践行初心,勇担使命。
入户走访
“少说空话,多为群众办实事”,这是杨兰的座右铭,也是她对工作的态度。她将服务从单位延伸到家家户户,从“从一点一滴”做起,用爱心、真心去探索工作实践,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工作亮点
杨兰在认真工作中
为了充分发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杨兰积极深入群众中开展工作,通过召开搬迁群众院坝会,围绕“感党恩、促脱贫”为主题开展政策宣讲,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转变搬迁群众“等、靠、要”落后思想观念,树立积极健康的脱贫意识导向。通过“智志双扶”的积分制管理模式,开展文明户、卫生户、优秀楼栋长、优秀就业信息员、优秀保安、优秀保洁员等评比活动,共评选出70名先进模范,并召开表彰会,评选出一批可学习、可借鉴的先进模范,为搬迁群众树立了榜样,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引进“扶贫车间”,解决群众就业难题。为切实做好搬迁群众稳岗就业,她积极引进了制衣厂、民族服装加工厂等企业入驻安置点,根据社区管理需要拿出公益性岗位76个,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难的问题。
以群众为中心,为群众谋福利
给搬迁户的孩子们辅导作业
杨兰深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理,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她都积极参与。在“六·一”儿童节,杨兰组织留守儿童一起过节,买蛋糕、发小礼品、一起做游戏。为了让社区老人们“走动”起来,杨兰和社区党支部挨家挨户动员老年人们到日间照料中心娱乐健身。照料中心设有棋牌室、健身室、书法室、舞蹈室等,能够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杨兰还精心策划各种各样的活动,组织小区群众开展中秋篮球友谊赛,买月饼和群众们一起过中秋,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组织群众在小区开展迎新春系列服务活动,与群众一起打年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赢得了群众们的认可,获得了阵阵掌声,切实增强了搬迁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快搬迁群众积极融入城市社区生活。
新家新生活,群众变身“新市民”
与社区干部、群众一起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
在平时的工作中,杨兰耐心做好群众工作,为民解忧。
有一次,住在5栋的搬迁群众王邦池和朋友喝完酒回到家,发现家里漆黑一片,房间里的灯都开不亮了。借着酒劲,王邦池在交流群里发了一通牢骚。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平静的群,一时间就像炸了锅似的,搬迁群众纷纷吐槽对社区工作的不满。杨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第二天,杨兰就到王邦池家了解情况。起初,王邦池对社区工作人员极为抵触,拒绝沟通。在杨兰的开导下,王邦池渐渐配合调查,通过沟通了解下来,原来是王邦池自己使用不当,导致线路出现问题,他没有及时到社区备案报修。得知真相后,社区部分工作人员对王邦池有些埋怨,杨兰又反过来开导他们:“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的服务就要跟上。”
通过沟通,王邦池也放下了对社区工作的偏见。如今,王邦池不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还在去年8月主动参选,成功当选为5栋的楼栋长,参与卫生宣传、动员就业、走访调查等社区工作,成为社区推动综合管理的“好帮手”。
正是杨兰的真情服务,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态度,才能在最短的时间,迅速转变搬迁群众从以前几十人的“村寨社交”到几千人的“社区社交”模式,快速让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彼此建立情感。
身先士卒,用心用情温暖群众心窝
给社区群众测量体温
今年春节,自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第一天开始,杨兰就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社区居民群众发动起来,组建了防疫志愿者服务队,带领社区全体干部及志愿者们奋战在抗疫一线,并向社区群众立誓“病毒不退,我们不撤”,稳定民心。随后,按照“早排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带动社区干部、群众、民警、医务人员、物业、各楼栋信息员、党员、群众志愿者等70余人投入到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对思源社区937户4501人搬迁对象进行挨家挨户地毯式入户走访、电话核实等,排查从外地进入小区的人员,同时对返乡搬迁户做好跟踪记录;对重点人员进行管控和服务,监督其自觉居家观察隔离;安排每天志愿者们不定期带头利用喇叭喊话在社区流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对过往群众劝导回家;安排社区医生进行健康走访登记身体状况;在社区主通道设立卡点并安排干部24小时参与值守,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情况登记和排查,并利用网络数据现场办公对进出人员进行实名查询登记并实行一户两天只能出行一人外出采购生活必须物品,有效避免外来人员进出,保障了社区群众人身安全。
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多年来,杨兰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状态,“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信念,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不停顿、不懈怠、不含糊、敢担当。也正是如此,她才能在近几年分别荣获了黔南州三八红旗手表彰、县级副科级优秀干部、街道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
“我将继续努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争当新时代答卷人。”杨兰说到。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李璨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