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龙坪镇干里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通过引进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大力发展无花果特色产业富民兴村,实现村里有产业、群众有就业、村集体有收入、公司可发展的多赢局面,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龙坪镇干里村
近日,在龙坪镇干里村的无花果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围在一起,“就把这个杆子把里面掏开,掏开里面会有虫卵,要把里面的虫卵扎死扎破”认真听基地负责人李世军讲解无花果管护所需注意事项,力求把处于最佳管护时期的无花果管护好。
龙坪镇干里村无花果种植基地
李世军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我们主要是在打叶子,让阳光充分的照到果子,从而提升果子的甜度、光泽度。无花果不打农药,需要人工除虫卵,工作量比较大。
村民在基地里务工
干里村位于龙坪镇云干社区西南部,座落在王乃山脚下,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为改变贫困面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11月,干里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通过引进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8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村民30多亩土地,发展耐瘠、抗旱,且经济效益好的无花果特色产业种植。
驻村工作队队长在基地查看无花果长势
龙坪镇干里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姚毅说:“农户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费,每亩八百元,二是务工费,按照每人每天120元的工资来发放,大概每一位农户每年能拿到八千至一万元左右,三是合作社利益联结分红机制,我们把合作社应得的年底分红资金的60%拿出来分给农户。除去合作社的流动资金以外,剩余的主要是为农户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交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无花果
产业发展了,村民们的致富门路也多了起来,在产业基地里,每天都有10多名村民在劳作。今年已到花甲之年的干里村村民贲学荣,每天除了在家里带孙子,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到基地里去帮忙,还能赚点“外快”来补贴家用。
李世军接受记者的采访
如今,30多亩的无花果已进入第一年试挂果,等到丰产期,亩产可达到两千五到三千斤,按照市场价30元每公斤计算,预计产值可达100多万元。
来 源|罗甸融媒体中心
编 辑|莫昌玉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