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罗实昌,是罗甸县沫阳镇民进村青坡组的村民,今年51岁。现在和妻子、儿子一家三口生活在一套二层的小楼房里。儿子努力读书,一家人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每天都很幸福。
罗实昌家两层新房
回想以前的日子,没有钱,房子住的是破旧的瓦房,冬天漏风,下雨漏水,甚至每年都不能给家里人买件好的衣衫,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为了能给家里多添点家用,在2014年以前,我都是在广东打工,从小面朝黄土背朝天,文化程度低,找的活基本也是脏活累活,但为了家人,我都能咬牙坚持下来。
2014年,是我家最困难的一年,在外打工工资也不稳定,远在家乡的妻子和儿子无人照顾,妻子从小就是聋哑人,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儿子又开始上小学,迫于照顾妻子和儿子的压力,我只能回到村里种种田,没有任何发展门路,收入微薄,生活过得更拮据了。
驻村干部到罗实昌家走访
还好村里的干部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积极向上级反映,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我家被纳入了精准扶贫系统,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被纳入精准扶贫户后一家三口每年都可以领到6320元左右的低保金,妻子每月还能拿到70元的一级残疾护理费。这些钱让我家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除了保障我家的基本生活外,2016年政府还投入了1.5万元帮我家翻新了房子,改造了厨房和老旧电线线路,还加了一层楼,现在我的家焕然一新。
罗实昌的新房配上了新的电视机
同时我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农业种植技术培训,2018年我家成功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参与村里烤烟种植、种桑养蚕等项目的发展,并参与每年分红,2019到2020年,已经拿到两次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入股罗甸县昌润森垚有限公司的分红,分红金近2000元。除此之外,我和妻子还能在村里的烤烟基地、养蚕基地里务工,一天能拿80元的工资,还能学到技术,为以后自己养蚕打下基础。怀揣这种想法,每天我们的干劲都很足!不仅如此,在2019年的时候,村两委根据我家情况,为我申请到了公益性岗位,当上护林员,每年能得到10000元的补贴。
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村里路也通了,水也通了,我和妻子都能在家门口就业,现在每年的收入都很可观。2019我家脱了贫,不再是贫困户了,可以挺直腰杆过日子。
罗实昌家老屋
现在,我儿子已经读到初一,国家还给教育资助,孩子上学也没有困难。我想,只要能供孩子上学,以后有出路了,他的未来肯定会变得更好。
贫困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脱贫想法,虽然日子过得不比别人舒心,但心态乐观,努力生活,尤其是现在国家这么好的政策,我们要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真心地谢谢党、政府和扶贫干部的亲切关心和无私奉献!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莫昌玉
编审|肖家云